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琴马和琴弦等部分构成(图)。通体使用一整块木料制作,三角形或梨形音槽,有柄,颈微屈,颈端四轸,系同等粗细四弦,系4条羊肠弦,现多改用钢丝弦。正面蒙以松木薄板,其上开有若干小圆形出音孔。以琴颈作为指板,不设品位。多采用楠木或黄桑木挖凿而成,全长65厘米左右。共鸣箱呈梯形、椭圆形或三角形,正面蒙以松木或杉木面板,在板的中部开有若干个圆形小出音孔。琴头平顶无饰,两侧置有四个木制弦轴(左右各二)。琴杆短而宽,表面为按弦指板,不设品位。面板下方置有木制琴马。张四条琴弦,以前使用羊肠弦,现在多用钢丝弦。 演奏时,将共鸣箱置于胸前,琴头斜向左方。左手持琴,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按弦,右手用拇指和食指弹拨琴弦发音。因演奏的曲调不同而有多种定弦法,常用的定弦为:a、c1 、e1、a1;g、c1、e1、g1;c1、e1、g1、b1;a1、d1、e1、c2;d1、g1、a1、d2等。音色清脆、明亮。常以中间两弦弹奏旋律,内、外两弦配以和声衬托。左手很少变换把位,常用擞音、带音、打音等技法;右手除弹、挑外,常用勾、抹、摭、分等技法。达比亚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是怒族民间歌舞的主要伴奏乐器。在《琵琶舞》等生活舞蹈中,演奏者边弹边舞,并频繁使用空弦扫弦,以加强舞蹈音乐的节奏感。独奏曲有《哭调》、《送葬调》、《织布调》、《友情调》、《相爱调》和《阿尼木尼哦》等。
“达比亚”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达比亚”形如古“琵琶”,分椭圆形和三角形两种。经以四根钢丝为弦,采用三度或五度定音法,没有固定的品位,只以蜂蜡作点为标记。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弹奏,左手食、中、无名指按弦。“达比亚”很受怒族青壮年的偏爱,他们上山打猎、下河捕鱼、外出旅游都要带着它。男青年多用“达比亚”向姑娘表达自己的爱慕之心,女青年则用口弦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