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弦琴又称独弦匏琴、一弦琴,京语称之为“睹演旦匏”(Du yan Dan bou)”。长期来,虽说独弦琴的形态、制作材料及其工艺不尽相同,但在民间,大体可分为竹制和木制两种,皆由琴体、摇杆、弦轴及挑棒等构件组成,全长均为11
独弦琴
0厘米左右。竹制者,以直径12厘米的大半边毛竹作琴体,头高约6.5厘米、宽约8厘米,尾高8厘米、宽高约12厘米,面微拱。弦轴均为木制,从琴尾侧面插入琴体;摇杆用竹或牛角制,长约40厘米,竖插于头部,杆上装小葫芦扩大音量;由弦轴至摇杆张丝弦或金属弦一根,有效弦长90厘米,定弦多为大字组的A至小字组的C;挑棒竹制,长约15厘米,宽约0.5厘米,拨弦一端稍尖。
20世纪50年代开始,新一代独弦琴演奏家们对独弦琴作了适当改良,优化其原有特征,丰富其演奏技艺和表现力。综合归纳,这些改良大体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制作材料,多改用质量较好的棕榈木、硬杂木或名贵的红木、紫檀木等。二是弦琴,代之以比较规范的古筝弦、扬琴弦或吉他弦,一般用扬琴26号至30号,尤以28至29号最佳。三是加拾音器,以电声扩大其音量,突出其音色特征。四是根据需要改进其外形,除原本的长箱形外,增添有长条型、龙头型等新款式。五是(个别演奏家)在琴体上加设指板及品位,扩展乐器表现性能。六是改外露弦轴为稳式弦轴,美化其外形,改善其音质。七是改挑棒为精巧的拔片,或直接用指甲、佩套指弹奏,能获得多样化的音色和演奏技艺。
演奏中常用的独弦琴,有民间竹制独弦琴和木制独弦琴及多种改良独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