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傈僳三弦

傈僳三弦

傈僳三弦

傈僳三弦,是傈僳族、景颇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族有的地区也泛称为其伯。景颇族称玎。流行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保山地区腾冲,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龙陵、盈江,临沧地区镇康和思茅地区西盟等地。

  • 中文名傈僳三弦
  • 民    族傈僳族、景颇族
  • 类    型弹拨弦鸣乐器
  • 地    区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

关于三弦的起源,民间有着这样的传说:很早以前,傈僳山寨有个孤苦伶仃的男孩,年幼父母双亡,生活艰难困苦,为了糊口,他常到山上打猎和采摘野果充饥。有一天,他在树林中听到了三种鸟雀悲哀的啼鸣,它们互相呼应,好像在相互倾诉。凄凉的乌鸣使孤儿非常感动,他盼望着也能像鸟儿一样向亲人诉说自己悲惨的身世。于是,他就用山上生长的枯树干,分别仿照三种鸟雀的头、尾、腹做了一支琴,并模仿三种鸟雀不同的叫声配了三条琴弦,做成了傈僳人的第一支三弦琴。它就是今日的傈僳三弦。
勤劳勇敢的傈僳族人民,生活在云南省西部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流域的广大山区。长期与白、纳西、彝、汉等民族杂居,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民族节日也相同。傈僳族人民能歌善舞,凡年节、收获节、婚嫁、盖新房和猎获等场合,都要尽情歌舞,从六、七岁的孩童到七 、八十岁的老人,个个能歌,人人善唱。舞蹈多为集体舞,舞姿矫健有力。

傈僳三弦,形制和云南其他民族的三弦相似。琴体多用一整块梨木、核桃木、茶木、楠木或其它硬杂木制作,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琴马、缚弦和琴弦等部分构成,琴箱也可单独制作,再与琴杆拼装。琴体大小因地区不同而有异,最小者琴长50厘米,最大者可达95厘米,一般琴长多为75厘米左右。共鸣箱呈扁圆形,也有椭圆形、长圆形或扁葫芦形等,琴框木制或竹制,正面蒙以松鼠皮、山羊皮、小黄牛皮、蟒皮或干笋壳、桐木、杉木面板,皮膜或面板均用竹钉固定,用猪胶或鱼胶粘牢,在木制面板上开有若干个圆形小音孔,琴箱面宽18厘米~24厘米、厚6厘米~8厘米。琴头为扁铲形,上部较宽大,顶部呈弧形后弯,下部中间开有通底弦槽,两侧置有三个硬木制弦轴(左一右二)。琴杆窄而长,呈半圆柱状体,上端设有木制山口,正面平直为按弦指板,不设品位。琴箱膜板中央置竹或木制桥形琴马,下方设有竹、木或金属制缚弦,张三条尼龙弦、丝弦或钢丝弦。无缚弦者,琴弦系于下端尾柱上。在弦槽和琴尾之间,拴系有一条彩色琴绳或琴带。傈僳三弦造型古朴,线条粗犷,多就地取材制成。临沧地区镇康县的傈僳三弦琴体最大,全长95厘米;德宏州陇川县的傈僳三弦琴体最小,仅长50厘米;而怒江州泸水、保山地区腾冲等地的傈僳三弦,琴体则较适中,全长75厘米左右。

时,将琴绳或琴带套于颈项,琴体斜挂于胸前,琴箱置于右腹处,琴头斜向左上方,左手扶持琴杆,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弦取音,右手用拇指、食指弹拨琴弦发音,也有只用食指弹拨的。傈僳三弦常以四度、五度关系定弦,即内、中两弦为四度关系,中、外两弦为五度关系,如定成d、g、d1;e、a、e1和g、c1、g1等,临沧地区镇康县将这种定弦法称为“硬调”。“软调”则定为同度、五度关系,即内、中两弦为同度关系,中、外两弦为五度关系,如定成d、d、a;g、g、d1;a、a、e1和c1、c1、g1等。音色明亮柔和。可用于独奏、齐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傈僳人常用以弹奏自娱或在《三弦舞》“打歌”中用于边弹边舞。

每逢春节、火把节、中秋节和收获节之际,傈僳族人民就要欢庆歌舞。白天,家家酿酒宰猪、互相赠送;夜晚,便要举行欢乐的“打歌”,天气寒冷时,则在院坝上燃起篝火。人们围着篝火引亢高歌,边唱边舞。小伙子们一边弹着挂在胸前的三弦,一边用脚踏响地面,姑娘们则穿插其间、绕圈而舞,这就是傈僳族欢快的《三弦舞》。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