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邹其昌

任何一种理论的建构都必须寻找自己的理论基石或依据。美学体系的建构也是如此。从历史的和现实的存在形态来看,中国当代美学建构的理论来源或根据大致有四个: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如实践美学、客观论美学、主客观统一论美学等;第二,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如直觉美学、生命美学、超越美学、体验美学、虚无美学等;第三,现代西方心理学或艺术中心论:如心理美学、艺术本体论美学、否定美学等;第四,中国传统哲学:如意象美学、和谐美学、伦理美学、和合美学、情象美学等。当然,这种分类不是绝对的,实际上各派是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美学体系,这是当代中国美学的时代主题。从时间上和理论本身的内在规律而言,这个50年的美学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是由“分”到“合”的阶段。各学派以各自理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来建构美学体系,经过短兵相接地论争,实践派美学获得了大家的普遍认同,并成为主流派。第二阶段(80年代末至90年代)是由“合”到新的“分”的阶段。也就是说美学研究突破了实践美学一元独霸的格局开始走向美学建构的多元化。如果说“美的本源”问题是第一阶段关注的热点的话,那么这一时期“美的本体论”成为论争的焦点,由此美学研究更加深化。如何“超越”实践美学,实现美学的转型,是当今美学的重大课题。下面将从美学研究的对象、美的本源和美的本体等方面对50年的美的本体论研究作一回顾和评述。
一、关于美学研究的对象
美学是什么或美学研究什么,是了解美学,研究美学的前提。这50年关于美学研究的对象问题争论很活跃。在我看来,真正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如下八种观点。当然这几种观点也并非等量齐观、平分秋色的;应该来说是有优劣之分、高下之别的。
第一种观点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美学就是关于美的科学。[1]以洪毅然为代表。这一观点是他在50年代提出[2]并一直坚持着。他的理由主要有四点:①从美学史角度看,认为美学本身的历史发展表明:美学最初就是作为研究人类的感性认识为其特殊的专门任务而出现的一门科学,一直保持着“关于美的科学”。[3]②从区别美学与艺术学的角度看,认为为了杜绝以艺术学代替美学,或者相反地以美学代替艺术学的事情发生,彻底辩明美学与艺术学之间的区别,强调美学应当是美学,美学应当不同于艺术学,乃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用户评论

0人参与0条评价
没有更多数据...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