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代和西周流行残酷、野蛮的人殉。一个奴隶主死了,要用许多奴隶活生生地殉葬。随着奴隶制度的衰亡和封建制度的兴起,这种人殉的情况就改为用陶塑、木雕的人像——俑来代替活人殉葬。绝大部分的俑都是用来表现统治者生前的权势和享乐生活,而这又只能通过为他们服务的各种下层劳动人民的形象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具有生活气息浓厚、形象生动活泼等特点。
俑的出现,无疑是对社会的一个进步。制作俑的质料一般有陶、木、金属等。目前发现最早的陶俑出土于春秋晚期的墓葬中。战国时期,逐渐得到发展,秦、汉和唐代的俑数量最多,艺术水平也最高。宋代以后,由于丧葬习俗改变,流行使用“纸扎”的冥器,俑也就逐渐减少。
秦、汉、唐俑,以巨大的数量、繁多的种类、精湛的技艺展示了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