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自默
(八)明
1.综览
明初,书家以“三宋”——宋克、宋璲、宋广和“二沈”——沈度、沈粲兄弟最为著称。“三宋”中,宋克章草为明人之冠,影响亦最大。而宋璲的篆书、宋广的章草,亦秀出群伦。“二沈”中,沈度楷书为最工,被明太宗誉为“我朝王羲之”,行书亦流美脱俗。沈粲则工行草,下笔力度不凡。此外解缙的楷书、草书,李东阳的篆书、行草,均颇可观。
明中期,祝允明、文徵明、王宠出现,使明代书坛略有复兴之象。
由于明代帝王雅好书法,亦以书艺择仕,加之帖学之风盛行,影响了书法创作的多元化,众皆操书札之体,所谓“简牍之美,几越唐宋”。永乐、正统间,杨士奇、杨荣和杨溥入翰林院和文渊阁,制诰书法以姿媚匀整为工,号称“博大昌明之体”,即后来所谓“台阁体”。当时学子急于功名,竞相摹习,笔墨纤弱,习俗相染,书风乃颓乏生气矣。近代丁文隽《书法精论》评曰:“有明一代,操觚谈艺者,率皆剽窃摹拟,无何创制。”
晚明,徐渭、邢侗、董其昌、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许友、米万钟等人继起,踵武前贤,真正开始了一种复古运动,于是书风离俗而趋雅,渐归正宗。明末“四大家”——邢侗、董其昌、张瑞图、米万钟(又有“南董北米”、“北邢南董”之称),崇尚用笔个性。邢侗书法“二王”,参章草,颇有古韵。米万钟擅行草,间用章草笔意。
另外,于谦行楷、徐有贞草书、张弼草书、沈周行书、吴宽行书、邵宝行书、唐寅行书、王守仁草书、文彭行草、王稚登隶书、陈继儒行书、赵宦光篆书、钱士升行书、李流芳行书、左光斗行草、蔡羽行草,亦各自独绝。
2.宋克
宋克(1327-1387年),字仲温,号南宫生,长洲南宫里(今江苏苏州)人。博涉经史,喜走马击剑,与高启等人称“十友”,工诗,时称“十才子”。《明史·文苑传》称其“杜门染翰,日费十纸,遂以善书名天下。”其书以章草书最负盛名,章法有节奏感,结体疏密有致,笔法沉着痛快,融今草于其中,自有新意。传世作品有《急就章卷》、《孙过庭书谱》、《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