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康有为是清代“碑学”的代表人物。近人马宗霍称:“南海书结构在六朝中,脱化成一面目,大抵主于《石门铭》,而以《经石峪》、《六十人造像》及《云峰石刻》诸种参之。”应该说康有为的书法较多地受到《石门铭》的影响,点画瘦劲舒展,比较率意。但不可忽视的是,康有为鄙薄北齐碑,却独尊《泰山金刚经》。分析他的书法,虽作行草,但笔画一反左低右高的习惯,提按幅度并不大,而是取横平竖直、左右开张之势,转折处笔转势圆,颇有《泰山金刚经》之风韵。
清代的俞樾以篆隶之笔为真书,尤工大字。从他跋《泰山金刚经》墨迹看,字形方扁,用笔中锋,行笔迟涩,虽为隶书,但“蚕头燕尾”,并不明显。沉着古雅,既有《泰山金刚经》笔意,只有一番新韵味。
反映《泰山金刚经》面貌比较突出的要数当代乐图南和武中奇。
乐图南擅长隶书和魏碑,出版有《榜书字帖——经石峪笔意千字》。该帖更多地融入了《石门颂》的放纵和行草书的浓淡枯湿,强化了提按,动势更强烈。
武中奇擅长榜书和行草书。1988年所书《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近千字,字径约20厘米,以《泰山金刚经》笔意为主,参以《郑文公》笔法,用笔中锋,积点成画,战掣涩行,结构端严凝重,实为不多见的上石榜书精品。
怎样临习《泰山金刚经》2
二、《泰山金刚经》的笔法

元赵子昂说过:“书法以用笔为止,而结字亦须用工,善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这就道明了无论何种书体、何家面貌,其笔法是相通的。但相通不等于相同,不同的书体和书风,主要取决于不同的用笔。《泰山金刚经》初看笔法简单,横平竖直,形态憨拙,但细加分析,会发现其用笔幻化无穷,入笔之藏露、行笔之中侧以及提按顿挫和收笔之回放,形态各异。这里仅择其要者作简要分析。
1.点

南宋姜夔《续书谱》云:“点者,字之眉目,全藉顾盼精神。”同时,点又是其他笔画的发笔,所以写好它对于写好其他笔画也很重要。但由于隶书早于楷书,故隶书中的点不像楷书中的点那样丰富。隶书的点一般比较厚重,更多地采用“截线成点”的形式,从取势上可分为独立点和呼应点。独立点的形态有直点、侧点、横点以及在此基础上辅以用笔轻重和出锋方向不同的上挑点等。呼应点是指两点以上相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