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米芾尺牘之藝術及筆法評論
本章節選取米芾四尺牘,就其筆法、布白、用墨、章法等特色,作一深入書藝之探討,和第四章第二節之通篇概纜略有殊異。
第一節 《知府帖》
(一) 關於「府」字缺筆:
應該是諱筆,考《宋史》卷十七《哲宗本紀》:「同太皇太后(宣人高太后)聽政。……令中外避太皇太后父遵甫名。」又考高太后自元豐八年乙丑(公元一Ο七五)三月起「垂簾聽政」,至元祐八年癸酉(公元一Ο八五)九月卒,其諱高遵甫名事就命令取消了 。此「府」字的諱筆,也正為「甫」字的嫌名(同音字) 。所以關於此帖之寫作時間應在元豐八年後到元祐六年未改「芾」名前這一段時間─七年中所諱。
又考米父名光輔 ,則「府」字也可以是「輔」字的嫌名家諱,但另見在徽宗朝所寫的《春和帖》,卻不諱「府」字,可見米芾是不避家諱的。
《三希堂法帖》入石時,妄將「府」字缺筆補足,使人幾疑為另一底本,石刻之不可盡信如此。
(二) 論筆法
1. 關於橫畫並列出現時:
此類的字如「再」、「拜」、「奉」等字,可看作是「三」字的應用及延伸。米芾會有此靈感疑似來字王羲之眾多的「之」字,米芾的字是從仿王字風格到獨數一閣的,所以米芾領悟到字字同固然不好,嚴格說來,在同一字中,如有相同的或相類的筆劃時,也應當寫得筆筆有異。
「再」字的三筆寫法不同,第一筆略粗而剛毅,第二、第三筆間距較密,也互成向背之姿,利落的線條更增加了字的精神。落筆的角度,首橫緊緊裹住筆鋒,下壓而後上仰,再轉勢寫豎畫;第二橫筆輕切便右帶開來,稍上仰;第三筆逆筆後稍作俯姿,也是毫不考慮向右帶開。檢視這個字,三橫的間距不同,亦沒有三平行線的狀況產生。
「拜」字分成左右兩部分。左半有三橫,右半有四橫,米芾以常人之想法,左半橫畫的間距大於右半,惟左半的線條飽滿度較不若右半,按照現代人的書寫,通常有一觀念,及筆劃少寫得稍細,筆劃多則相反,此「拜」字就打破這樣的說法,或許有人不認同,余亦推想,右半豎畫的粗實感也會牽動後人在觀看時的視覺差別。左半部下筆的角度和右半部的下筆角度略異,以逆筆的方式觀之,右半部夾帶有裹鋒之筆法,左半部似乎只有逆筆之姿而無逆筆之實,余猜測米芾在落筆時,筆鋒有迴逆的動作,遂遂有出峰的效果產生,這和一般單單露鋒得寫法迥然不同。以余之愚見,「拜」字的缺失乃在左右各半的落筆方式差不多,且右半的末三橫有平行之勢。或許不應該用這麼嚴謹的角度來審視米芾的字,因為這尚不是他最輝煌時代之作。且不論橫畫,把焦點放在映帶關係上,余有一疑問,左半和右半的的映帶似乎有些不自然。左半的末筆應是一豎,右半的起筆是一橫,首先是方向的落差,一是往下,一是往右,單從左邊一豎的末梢,看不出欲承上之感;又右邊始橫的起筆是尖筆,而左邊結束的地方筆有分叉之感,承接右半部時,應有轉換筆勢或手勢,這只是余之猜測。
「奉」字的三橫,和前面的「再」和「拜」都不相同,尖鋒入筆,第二筆緊承上筆,第三筆也緊緊挨住第二筆,落筆和間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