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国画 五四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20世纪中国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作为近现代最重要的文化启蒙运动,其核心主题之一便是张扬个人的价值,张扬个性解放。“为人生”成了“五四”时期文学艺术的共同主题。
这个时期的美术——从观念到创作无不奔赴“人”的主题之下。其时的一批艺术家,包括油画家、国画家、版画家乃至雕塑家,如李铁夫、冯钢百、余本、徐悲鸿、林风眠、高剑父、陈树人、黄少强、黄新波、谭华牧、何三峰、赵兽、司徒乔、符罗飞等,借鉴各种外来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构建着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人生画面。
如果说上世纪20年代前期“为人生”是艺术创作的一面旗帜,所有信奉“人的价值”的艺术家都奔赴于这面旗帜之下。那么,上世纪30年代初,随着“左联”的成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艺术的主要宗旨已经由“为人生”而变为“为大众”。前者着眼的是“抽象的人”,关注启蒙意义上的“人的价值”;后者着眼的是“具体的人”,关注挣扎于底层的大众的苦难生活。
在这样的历史阶段,艺术作品明显地呈现着艺术家对“抽象的人”和“具体的人”的交叉理解——既尊重人的价值,更注重表现现实人间的痛苦和不幸。几乎从那个时期走过来的艺术家,都怀有着关注现实、悲天悯人的人道激情和社会责任感。
1919年5月1日,美国教育家杜威来华讲学。杜威宣传实用主义的哲学与教育主张,为中国打开了通向实验科学和现代文明的窗户。
1919年的“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教育界出现了学习西方的热潮,学习对象由原来的日本、德国转向美国。
1922年9月,教育部召开学制会议,改革了几乎是美国学制翻版的“壬戌学制”。这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教育体系的基本形成。
1922年9月,由颜文樑、胡粹中、朱士杰创建的私立苏州美专成立,教师黄觉寺、胡粹中、孙文林均长于水彩,毕业生中有李泳森、钱延康等,后来都成为著名水彩画家。
1927年秋,当时的国立中央大学建立艺术系,由留法归来的徐悲鸿主持工作,在此校任教的有潘玉良、吕斯百、吴作人、李毅士、李瑞年、艾中信等,他们绝大部分是留学英、法、比等国的留学生,陆续培养了一批颇具实力的水彩画家,如萧淑芳、宗其香、吴承砚、戴泽、袁振藻、崔豫章等。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