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梅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何家英的绘画风格与古典主义画派的历史渊源,论证中西绘画的契合点和何家英在审美理想、绘画风格与技巧上的艺术成就,由此探讨中国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何家英古典主义人文主义工笔人物画审美
前言
中国的工笔画早在一千年前的唐宋时期已发展到鼎盛,同时也将这一传统艺术发展成为极具程式化的艺术形式。渐渐地,传统中国画背离了视觉艺术的自然第一性原则,强调师承和形式法则,形成了从临摹入手的学习习惯,即从画到画,而非直接面对对象写生。这种方法似乎人手很快,然而无论多么高级的摹本始终只是第二自然,这样长时间地一代又一代以第二自然为师,中国画的创造资源岂有不枯之理,中国画家的感觉器官的退化也在情理之中。尤其人物画更是如此。
中国工笔人物画,在唐朝繁荣发展起来,出现了吴道子、张萱、周防等著名人物画家。他们技巧娴熟,注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题材内容也从先前的宗教神话、王侯将相转到平常现实生活中。随着宋文人画的兴起,工笔人物画淡出了绘画主流,并开始遵循气韵为上的原则。画中的人物似乎全没有血肉,剩下的只是线条、色彩、姿态与服饰,表达的是一种韵味。以仕女为例,她们个个都是面容清瘦、身材娇怯纸似的人儿,仕女面容有如钱钟书形容一个细鼻子淡眼的女人“似乎一块毛巾就可把她的五官一把抹去”。并且仕女形象“千人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