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书法断想——《当代书法十家-魏翰邦卷》卷首

作者:魏翰邦
在书法探索中,我比较关注点线的方向性、墨迹的重量感和造型的空间性。书法的线条有有形线和无形线,一般只注重有形线的组成,对有形线延续之外的无形线缺少关注,无形线是气韵是否通畅、精神是否饱满不可或缺的承载者。我一直比较注重点线墨迹在空间产生的压力和张力,在空间构成中能够产生多大的心理感受重量,这种点线和块面传递出来的重量感对作品的气韵、节奏和格调都产生直接的影响。造型的空间性决定作者的空间想像能力,我大量运用枯笔、破笔等,就是想打破习惯的二维空间分割法,并杂糅进不确定线条轮廓和不明确方向线条,造成一些阻断方圆习惯的视觉形式,寻找二维平面产生三维视觉效果的可能性。
我时常感到中国书法传统积淀的深厚,无法回避,深入进去又是异常艰难,面对传统,我有一种深深的窒息感。当你往前每挪动一点,就真切地看到前人在书法艺术上技巧的精细到位和内涵的丰富深刻,就感到对书法本质理解的太少,时时作偷窥状,从前人那里学点,引发点,改造点,偶尔捡点灵感,也就心满意足了。
面对丰厚的书法传统,我们太渺小了,我们无处插足,几乎在每一个地方每一个点上都站满了我们的前人。但我还是对传统怀有无限的依恋,它是我取之不尽的养料来源。
清除自己头脑中对种种模式的依赖而使之变得空白起来,反而笔墨有驰骋的空间,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走在重复的道路上而不能自拔,就是没能把头脑中种种习惯的魔障清除掉。我们必须学会舍得。
书法的创作,一次性的努力总是与竭力的重复相交相伴地出现。我欣赏一次性的唯一性,但没有对已经掌握的技巧的重复,时时又感到作品空洞和无趣。观看者——对第一个观看者的自己都有一种无法理解的迷惘,其他不能体味作者内心的观看者更是无法理解作品的意图。所以,创作者面对的是迎合还是一意孤行的难题。迎合,越走越熟练,越走越从众。一意孤行,越走越生僻,越走越孤独。
我怕孤单,但我更愿意独行。我愿意陶醉于自己内心的感动中。
艺术史是艺术家的个性史,但人们宁愿世俗而体面地活着,也不愿孤独而寂寞地创造。书法艺术在当代也许是最体面最容易换钱的艺术,也是最没技术含量的艺术,对于中国书法史和中国当代文化史,是幸,还是不幸?
既然是艺术,就得寻求个性,个性从哪里来?就是从刻意的变化、制作中来,就是从破法立法中来,“古来深意存制作”。特别是书法,汉字的固定结构和笔画,不变怎么得到个性?就得故意为之,就得别出心裁,独具匠心,就得想尽办法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