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郑墨
自谢赫提出“气韵”一词以来,历代阐释者有不同的审视角度和多种阐解,但是,他们却忽视了“气韵”的产生与“笔墨关系”之间的内在关系。

与其他艺术一样,对于中国画的产生,历来有着不同解释。然而,在其形成艺术特质时,却包含着非常重要的因素,它似乎是人们衣暖肚饱之余情绪的宣泄。因为笔墨关系中包含着相对独立审美价值。

宣纸的发明为形成中国画独特的绘画形式奠定了关键性的物质材料基础。由于笔墨在纸上的渗化作用,产生干、湿、浓、淡变化,由此,探索用笔用墨方法的多样性就成为画家们发挥智慧的重要内容。曾有论者指出,“用墨如诗文中词藻,先成句法,而后以词藻表明其语意而润泽之。用墨要见笔,犹作文用典要达意。”这是对笔墨技法的经典性概括。在宋元时期,用笔用墨的方法研究达到了高峰,并形成了形式规范和审定标准。尤其在元代,画家们认为中国画的实质无非是笔墨技法形式。技法形式,因个性的品性与学养而异。为此,他们不仅在笔墨技法修为上有严格的要求,同时对画家的“道德文章”皆有很高的期望值,谓之“画如其人”。用笔技法讲究中、侧、卧、拖、擦、皱、点、厾;用墨方法则有破、积、蘸、浓、淡、清等。用笔与用墨方法统称为“笔墨”。这个规范的形成,标志着笔墨具备了相对稳定的审美内涵。
点击验证查看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