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戏曲 >越剧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吴歌一曲断人肠——访淮安越剧名旦陈丹玲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只道他腹内草莽人轻浮,却原来骨格清奇非俗流……”一曲未罢,人已醉了三分。在古韵悠悠的运河之城,得闻越剧吴歌,不失为一件美事。于桂香沁人心脾的时节,记者踏着秋风拜访了淮安越剧名旦陈丹玲。

虽然自费筹演的大型越剧《家》业已落幕,陈丹玲还似未从戏中出来,动情之时,不禁清嗓而歌,为记者又唱了一段《天下掉下个林妹妹》,柔美轻和的曲音,让人回味其中,久久不能忘怀。谈到越剧,陈丹玲自是爱极了,眼眉之间,流露的是旦角特有的激动之情,在她身上,时时透着艺术的气息,那是一种戏曲痴迷者特有的气息,显然,越剧艺术带给陈丹玲的是陶醉和幸福,越剧已成了陈丹玲生命的一部分。

戏如人生

情经岁月也成痴

陈丹玲自小就喜欢听越剧,童年在镇江丹阳度过,当地常有越剧演出,而丹阳方言又与越剧的念白相近,自小耳濡目染惯了,自然就对唱腔柔美的越剧产生了浓烈兴趣。虽然后来随父母来到苏北,却对醉人心肠的越剧音乐念念不忘,哪怕行走坐卧,也要学着剧中的人物对白几句,哪怕没有伴奏,没有听众,也没有让自己放弃对越剧的那股痴劲。于是,在那个业余生活不是特别丰富的年代,自个儿一唱一诺倒成了陈丹玲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不过,若有那么一天,能与人同乐,想必别有一番快乐。

机会终于来了。那是在1997年,当时所在单位要举办联欢晚会,要求每个科室都要出个节目,陈丹玲一想,越剧不就是我最大的爱好么,何不借此机会展现一下,登台表演也能更好地促进自己越剧水平的提高。于是,陈丹玲便去新华书店买了关于越剧的资料,跟着光碟向著名越剧艺术家王文娟学起了《黛玉葬花》。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陈丹玲把王文娟唱腔中平易朴实、自然流畅、韵味浓郁的王派风格琢磨个遍,对黛玉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也做了深深的体悟。没想到一向温婉文静的陈丹玲一鸣惊人,第一次登台,便技惊四座,收获了一致好评。拿奖之后的陈丹玲,名声很快就传开了,后经圈内人士介绍,陈丹玲加入了淮安越剧协会。自此,陈丹玲开启了她的越剧演唱之旅,正式与古老的越剧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之后,陈丹玲便开始正式饰演各种越剧角色,戏份也越来越多。2005年,正值重阳敬老节,陈丹玲扮演《五女拜寿》中翠云的角色,第一次走上了专业的越剧舞台。2006年又出演了电影版《红楼梦》中紫鹃的角色,以及《桃李梅》中二小姐的角色;2008年出演舞台版《红楼梦》里紫鹃的角色;2009年又在折子戏专场中与著名淮籍越剧艺术家俞新萍搭戏,共同主演《何文秀》、《盘妻索妻》等折子戏。此外,也曾在《断桥》中扮演白素贞,《送信》中扮季娣,《打金枝》中饰公主,《梁祝》中饰祝英台,等等,演艺日趋成熟,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余音绕梁

个中甘苦只自知

在梦幻一般的戏台上,人们常常艳羡演员夺人的风采,却难以想象她们背后为此付出的心血。陈丹玲同样为自己的艺术人生付出了超乎人想象的艰辛,她作为淮安一分院一名医务工作者,除了恪尽职守地从事本职工作外,还要精益求精地追求戏曲艺术。为了把越剧在淮安传承下去,陈丹玲不惜自筹经费成立剧组,让爱好者拥有一个很好的展现平台,共同推动越剧的发展。陈丹玲说,“越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在淮安几乎被人遗忘,她需要好好地保护。比如为了筹演这次大型越剧《家》,我花了自己近十万元的积蓄,招募演员,聘请导演,置办道具,裁制服饰等等,作为一名普通工薪阶层,我只想尽一份自己力所能及的责任。”

个人筹办公益演出,在各个方面都要自己亲历亲为的情况下,需要付出的精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陈丹玲的母亲万掌珠对记者说:“陈丹玲是独生女,除了工作还要带着四五十人的剧组排练,半年以来每天晚上都是深夜回家,看着她一天天憔悴,我也心疼得很。”陈丹玲说,在排练期间,有苦有乐,大热天有时还要在地上练翻滚,团队成员有分歧还要协调,在关键时候还有成员声称退出,这让陈丹玲几近崩溃,为此几夜没合眼,哭了好几场。但是,陈丹玲从没有在团队面前表现出丝毫的气馁,她给大家鼓气,说哪怕把房子卖了也要办下去。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团队的成员都不计报酬,都把对越剧的热爱投注到这场公演中,通过几个月的磨合,每个人都似脱胎换骨了一般。在演出当天,精彩的演艺深深打动了台下数千名观众,几十次的掌声无疑是对陈丹玲及其戏友们最大的鼓舞,也是最大的褒奖。

传承经典

守正创新觅知音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人员,陈丹玲为了坚守内心的那份执着,不惜把业余时间全部投入到越剧艺术之中,几十年如一日,这种精神,想非常人能及。对此,她向记者道出了她的初衷:“我的出发点是想让唯美的传统戏剧继续传承下去,通过现代戏的推广,让越剧得到更好的普及。最初是一种热爱,现在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个并非专职从事越剧事业的医务人员却把越剧艺术的发展作为己任,从这份自我奉献的热忱,可见其内心的富足。

陈丹玲走上传承越剧之旅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还数2009年的那次拜师仪式。因心地善良,酷爱越剧艺术,越剧名家俞新萍将陈丹玲收入门下,由于陈丹玲勤奋好学,深受俞老师的青睐,恩师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艺术精华传授给陈丹玲,之后,陈丹玲的德艺精进,演技渐入佳境。陈丹玲说,拜师之后顿感压力倍增,这意味着艺术的传承,不仅要求自身本领过硬,还要将传统艺术弘扬下去。为了学习探讨戏剧,陈丹玲常常在电话里给远在上海的老师唱戏,电话搭起了师徒练戏的“小戏台”。

有感于越剧传统“重女轻男”的现状,陈丹玲有意在淮安越剧界培养一批“男宝贝”。在自费筹演的名为《家》的大型越剧中,陈丹玲邀请到唱京剧的男演员,为了让其有越剧的“感觉”,陈丹玲从唱腔、白口和动作等方面一步步指导,直到大家都入戏为止。对于如何让青少年也能对越剧产生兴趣,让越剧演员更年轻化,得到更好地传承,陈丹玲一直有个梦想,“我想去小学挑选小演员,让学习模仿能力很强的小学生也能从越剧中获得快乐,让越剧艺术的未来更有希望。”陈丹玲认为,没有年轻人参与的艺术前景堪忧,只有不断改进传统戏曲,甚至创制新剧曲,让年轻人参与进来、让全社会都来呵护这门艺术的成长,才能让越剧长久发展,永葆生机,越走越好。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