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河南省新密市曾被人们誉为“豫剧之乡”。说起它的来由,引出不少话题。据《密县志》记载,解放前这里各类戏班竟达149个;又据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打虎亭汉墓”墓内彩色壁画“百戏图”验证,两千年前这里就是“百戏之乡”。

建国前后,河南活跃在郑、汴、洛一带的豫剧名演员,几乎半数以上都与新密市(原密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众所周知的老一辈艺术家常香玉、马金凤、王二顺等,都曾在密县搭班演出。在那个年代,密县小煤窑很多,矿主们出钱养活剧团一班人,让演员为矿工唱戏,目的是调节矿工们的苦燥生活,给他们带来快乐和愉悦,刺激他们多干活、多挖煤。谁家煤窑上戏越唱的多、唱的好,矿工们的干劲就越足,出煤就越多。当然附近的群众也分享了看戏这份福气,久而久之,乡下群众也都染上了看戏瘾,由来已久的众多“戏迷”就这样诞生了。乡下的“戏迷”为了看戏,可以饭不吃觉不睡,有的就带着干粮去看戏,如果占住了一个好位置,可以原地不动连续看三场。在偏远的山区,有时侯一些戏迷提着“灯笼”跑二三十里地看夜戏。

解放后,热爱戏曲的人越来越多,据《密县戏曲志》记载:全县农村业余剧团最多达到200多个,演员4900多位。新密市地形以山区丘陵为主,早期多以“地摊戏”的形式出现,就是选定适中地点人多的地方,戏班上的锣鼓手用敲锣方式招徕人,人围一大圈之后,乐队靠边一坐,有的“一拿二”、有的“一拿三”(梆子、锣、堂锣等),几个演员在中间就唱起来。后来看戏人越来越多,站后边看不到,就出现了新招,兴起“土台子”。在古庙会上,或喜庆日,当地管事人选择一个有坡度的地方,因地制宜,筑起高1.3米、宽7 米(台口)、深12米的土台子,然后在戏台左右两侧再竖起6根坚实的主高杆,深埋地下0.75米左右,称为“老杆”,而上边则绑若干根横杆,撑起布棚,后台周边围起高梁杆箔当围墙,戏台子就成了。唱夜戏的灯光,则是在戏台两边“老杆”上吊两个鳖灯,后来改用汽灯。这种土台子是随演随搭,演后即拆。而现在的土台子木杆已换成了细钢管,布棚也换成了宽大厚实的帆布。有的还用上了大型流动舞台,包括灯光、音响、字幕机、电打布景、宽大厚实的地毯等一应齐全。经常见在一些土台子上,有的因为“台口”时间短,就因陋就简划定平地当戏台,而在台子前拉根绳线或摆木杆、地下划一道白线等为界就可以演出了。在一个唱戏的“台口”,一般都是3天6场戏,多演另外加钱优惠。

现在这个市除有固定的80多个文化大院和4个剧团、13个民营艺术团外,每年在全市19个三天以上的物交会和486个古庙会上,仍有外地30多家剧团到新密乡下巡回演出。省内外的剧团都知道新密人爱看戏,有些业务员提前几个月就到农村各地订“台口”,先交3-500元订钱,到时候如果不演订钱不退,一般都非常信守合同,有时候到节会多的时期,出高价还请不到剧团呢。实际演员们也都可热到乡下演出,因为演员无论到那个演出点,当地群众都管吃、管喝、管住、管车接,接待非常热情。而剧团的演员们老是盛情难却,他们并不讲究吃住。有时候在条件差的地方,就在土台子上风餐露宿,而尽力表演精彩节目仍坚持始终如一。在戏曲面临不景气的今天,在新密老戏迷带动新戏迷,爱好看戏的人越来越多,古庙会上、乡村、企业、一些富裕户喜庆等,农村各地唱戏不断、热闹非凡,豫剧之乡的文化生活仍然十分活跃。当然,这种兴旺的局面除了众多戏迷的捧场之外,还有一些开明之士的鼎力相助,更离不开市政府、文化部门主要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演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当在其中。新密市的这种文化现象不仅仅是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还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事业的长足发展,也为古老戏曲遗产的抢救与传承和戏曲艺术团体的生存、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