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在2003年北京翰海拍卖公司征集拍品的过程中,有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送来了一件非同寻常的宝物,这就是元代管道升针绣十八尊者册,那日来者打开朴素的外包装,在场的人无不为其的美妍而感叹,中国刺绣史上无以堪比的绝代珍品浮出水面。

史载元代第一才女管仲姬

管仲姬(1262—1319),名道升,字仲姬,浙江吴兴人,元代书画家赵孟(兆页)之妻。延衤右四年封“魏国夫人”。夫人翰墨、词章,不学而能,书史评道:“仲姬行楷,与孟 殆不可辨同异,卫夫人之后无俦”。卫夫人,乃王羲之老师,真书古质,蕴蓄多姿,开今草先河。以之比喻仲姬,后世对管仲姬书法的推崇,可见一斑。

元仁宗甚爱管书,谕旨作千字文一卷,并敕命玉局工匠琢为玉轴,送秘书监,装池收藏。又命赵孟(兆页)书篆籀隶真行草六体千字文六卷,其子赵雍书一卷。仁宗赞曰:“令后世知我朝有善书妇人,且一家皆能书,亦奇事也。”

历代才女少有如管仲姬一般,多才多艺,且至工至精。

其写璇玑图诗,五色相间,笔法妙绝,似天使遗物;画墨竹梅兰,独出手眼,始创晴竹新篁;工山水、佛像。明正统年间的画梅名家王谦,曾誉道:“赵魏国敬写佛像,笔致与魏公(赵孟(兆页))抗衡”。此外,尤擅刺绣,《山楼绣佛图》、《长明庵图》等作品,载于史籍。

管仲姬之夫赵孟(兆页),官拜翰林学士、荣禄大夫,封魏国公。对于富贵逼身,夫人不屑挂怀,心倾佛事,手书《金刚经》,施于名寺。湖州瞻佛寺有粉壁一堵,夫人前往画竹石图,高约丈,广有一丈五六尺,巨石作飞白,晴竹亭亭如生。

成宗大德二年(1299),管仲姬皈依中峰禅师,常住寺中书写经文,并绣《十八尊者图》,共16幅,供于寺内。中峰禅师于绣像册尾跋:“赵夫人面对如来,心存空寂,为梵宫之善果,显度世之。金针绣出尊者二十像,并侍从、比丘、金刚、韦驮法像衣钵,服御龙虎之属备极,镂云错彩之奇,为山寺常住供奉,推其愿力,实有良器。”

何为“十八尊者”

十八尊者,即十八罗汉。最早源出玄奘翻译的《法住记》:佛祖释迦牟尼遣命十六名弟子常住人间,济度众生。唐末画家张玄、贯休添加了《法住记》作者庆友尊者,又以首尊宾度罗跋为形,变为宾头罗尊者,绘十八罗汉像。苏东坡曾有诗题赞。
唐未五代,浙江奉化出了一个叫契此的和尚,号长汀子,长得矮胖,肚子奇大,常用竹杖挑一布袋,出入闹市,四处化缘。其面带微笑,出语无定,随处寝卧,时人称“布袋和尚”。后梁贞明三年,布袋和尚在岳林寺一块盘石上端坐偈曰:“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偈毕圆寂。布袋和尚死后,信徒依照他的模样塑像,称“弥勒菩萨”,供于天王殿正中,画家效之,将庆友尊者和宾头罗尊者,从十八罗汉中删去,代以布袋和尚与名僧迦达摩多罗。 

布袋和尚并非佛教经典中的弥勒。真正的弥勒尊者是印度大婆罗门的一位姓慈氏的贵族。慈氏梵文音译“弥勒”。西藏地区的喇嘛,不信奉布袋和尚修习的禅宗,将弥勒和摩耶二僧尊为罗汉,凑成了由西域僧人组成的“十八罗汉”。
中土的善男信女,既不关心佛教源流,也不喜欢那些名字聱口的蕃僧,臆想天开地编出伏虎罗汉和降龙罗汉,重新编了一个“十八罗汉”。

至宋末,《罗汉图》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二十罗汉”等,其中“十八罗汉”为释迦牟尼十六弟与弥勒和摩耶,或是降龙和伏虎;“二十罗汉”是将弥勒、耶摩、降龙、伏虎四位尊者,一并忝列。

管道升所绣《罗汉图》,即二十罗汉,后人沿俗仍称之“十八尊者”。

无以伦比的“四绝”

 刺绣,古称“针绣”,俗称“绣花”,是按设计花纹,在绣料上运针刺缀,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或文字。

中国人发明的刺绣,早在公元五世纪前,已由“丝绸之路”,传入亚欧诸国。周代齐郡人的刺绣,王室贵族服饰衣冠带履。战国时期,楚绣后来居上,湖北马山一号墓出土的绣衣,上有蟠龙飞凤纹、凤舞逐龙纹、龙凤虎纹、花卉纹等,构图精巧,色彩华丽。至汉代,刺绣技法除锁绣之外,有了平绣、齐针、套针、缠针诸法。马王堆一号墓出土了著名的信期绣、乘云绣、长寿绣、茱萸纹绣、贴羽绣。隋唐绣工创造了单套针、接针、抢针,绣品的色泽、层次丰富,具有逼真的写生效果。

元代是中国织绣史上的一个高峰。入主中原的元人,在全国各地广设绣局和罗局,刺绣的审美和功用,越趋于美术化。佛教题材的出现,始自隋唐,主要图案是宝相花。宋绣独尚名人书画,偶有佛像绣品,其势不显。元世祖忽必烈为了否定儒家的首一地位,推崇藏传佛教,中原拜佛信教之风复兴,然而,绣局仍沿着宋人路子,刺绣名人书画或花卉写生。除管仲姬《十八尊者》外,元代佛教“画绣”,惜不曾见。

《十八尊者》是迄今存世的元代,乃至元以前保存最完好、图案最丰富、绣幅最多的名家孤品。

此绣画的有三绝:一、粉本高绝,26人,26相,或嘻笑愁怒、或定寂悟觉,瞻盼凝睇间,显出佛家济世度人、天王护法镇界的精神与性格。其造型能力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而笔触起转有致,更是流畅磊落,有曹衣出水,又有吴带当风,既注重线描力度,又着意赋彩设色。

二、绣技妙绝。其擘丝极细,用线只一二丝,绣针亦如发细,以至绣迹如笔翰图绘。其针法多样,多为齐针铺纹平绣,间以抢针法的短直针脚,按纹理起抢构绣,或以旋针法依绣纹放射状地顺势刺缀,其疏密、轻重、逆顺,循丝理而参差运针,将丝光的亮艳与和顺,运用得妙到毫巅。

三、装潢精绝。其封面为紫檀,中间镶玉,上琢“十八尊者 管道升制”,隶书,其四周嵌螺钿雕镂的释迦、观音、佛家八宝、白象、白马等,并以虬角雕缠枝,环绕其间。封底镶象牙染色雕刻的24朵莲花,花蕊中心嵌螺钿法珠,虬角缠枝环绕。这一装潢非皇家莫属,应出自清宫。

以上三绝,加上名家,乃四绝。册尾有元僧中峰禅师、明人金文鼎、王谦题跋。金文鼎(1361—1436),名铉,明初以诗书画三绝享名,其题曰:“凡绣像工夫,以细密为上乘,然细密画人物所能而精气贯注,毫发欲动,鼻孔皆灵,非具宿根慧业不及。此管魏国皈依中峰师,其常住所藏楷书经文数卷,备极工致,此绣像册尤其经营恬澹而成者洵,稀世之珍也。”
从金铉跋文可见,明代初年,魏国夫人管道升绣的这件《十八尊者》,已是稀世之珍。王谦跋道:赵魏国“兹以金针采丝绣阿罗汉,为中峰禅师供奉山寮,足以传诸不朽矣。”王之预言果然应验了。逾七百年间,经历代珍藏,绣册依然完好,堂皇富丽,光彩耀目,充盈着一种动人心魄的佛家精神和气慨。

拍场上超估价表现

700年前的稀世之珍,于2000年1月12日在京广中心的翰海秋季拍卖会上拍卖,估价500万元的《十八尊者》被普遍看好,但是到底能拍多少谁也说不清楚。这日晚8时,轮到这件拍品上拍,其以380万元开拍,场内约有5个竞买牌几乎同时举起,竞价在不足20秒内已升至600万元,随着价格的逐渐攀升,节奏缓慢下来,价格到700万元时,场内有两位中年人一起一落地竞争,他们不相上下地紧紧地追咬着,呈胶着状态,价格至900万元时,场外委托电话竞投加入进来,争至1200万元,场内外已剩三人较量,然而竞争的速度仍如暴风骤雨一般,令全场鸦鹊无声,当拍卖官最终喊出1800万元,寂静凝住了约半分钟,随着一声槌响,人们这才意识到竞争在这一刻结束了,人们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加上佣金,此拍品最终以1980万元成交。正如卖家静静地带它来了,买家又静静地带它走了。一个新的拍卖记录也静悄悄地写进了中国的拍卖史。(经济日报,2004-03-01)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