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韩绪
缘起

2000年4月,应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的邀请,德国著名海报设计大师、柏林艺术大学自由艺术系一级教授克里斯坦先生来到中国美术学院,进行了为期约两周的平面设计讲学和交流活动。

克里斯坦教授此行同时受柏林市政府委派寻找与中国平面设计界更多的合作方式,并作为2001年秋“柏林市亚太周中国节”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经过克里斯坦教授与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赵燕先生多次的沟通与交换意见,最终达成一致,即由中国美术学院与柏林艺术大学共同主办,拟邀请中国内地和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台湾地区以及海外华人平面设计师50位,于2001年9月在柏林举办名为“柏林中国现代海报设计展”的大型设计交流活动。

此项活动亦是中国平面设计界在德国乃至欧洲规模最大、参与设计师最具实力的一次全面展示。

展出活动

此次“中国现代海报设计展”定于2001年9月16日在柏林举行开幕仪式,受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教授和中方组委会赵燕教授委托,我和中国美术学院成教分院教师郑朝作为中方代表赴德参加该活动。

展览厅设在柏林艺术大学的主校园内,这是一座拥有几百年历史的优美石质建筑,外墙上满是巴洛克艺术时期滚动的饰带和雄壮的雕像,多年的风霜洗刷下更显厚重;内厅有高挑的天顶和巨大的侧窗,两侧延伸着深深的回廊。近三百件由中国运来的海报作品已有序地陈列其中,与周围环境形成较强的对比和反差,我想这也正是举办此次展览的目的和用意所在,即让更多的中国设计作品为欧洲所了解。克里斯坦教授还告诉我们,在布置展览期间有许多中国留学生都花了大量时间与精力来参与工作,这样才使得布展工作得以又快又好地提前完成。

展厅中除原有的三百件作品外,德方还特地挑选了其中四幅有代表性的海报作品,将它们分别印制成约20平方米的巨幅海报,并悬挂于主厅中央,这使得整个展厅更添几分震撼力。

2001年9月16日下午5时,展览开幕式如期举行。柏林艺术大学正门悬挂着巨幅的展览宣传海报,红色的底色上两个硕大的中文——“海报”,可能在国内看到这样的设计我们会觉得相对平淡,但是我想在德国人眼中它应是非常醒目和有中国味的。

参加当晚开幕式的来宾有柏林市政府的文化官员、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教授和夫人、德国埃森海报博物馆馆长和夫人、中国驻柏林大使馆官员、柏林艺术大学的教授们、瑞士海报设计网站负责人、旅欧华人艺术家和设计师以及柏林的中国留学生。由于本次展览是“亚太周中国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柏林市主要媒体均赶来采访报道。

开幕式由一段中国传统琵琶独奏开始,亦张亦弛的弹奏使整个会场的来宾均凝神聆听,这也足见德方组委们的用心安排。之后,柏林市政府文化官员、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教授和埃森海报博物馆馆长都分别致了开幕辞。早年留学德国的许江院长在讲演中再次肯定了此次合作的成功之处,在讲演过程中他不时地直接使用德语,使得整个展厅气氛非常亲和。
随着展览正式开始,欧洲人对我们这些从中国远道而来的设计师非常感兴趣,指着作品问了很多问题。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瑞士人ReneWanner,他是著名的设计网站“海报网”的负责人,他说他非常喜欢中国的海报设计,同时他收集了中国各个时期的海报作品。他很想贴近地了解现代的中国海报设计和设计师,他说他以前只能从书上或网上了解,像这样实实在在的中国海报设计作品展在欧洲还是头一次,所以特地赶来参加。另外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柏林艺术大学的教授们,他们会非常认真地与你探讨设计作品,而并不是一味地说些恭维的客套话,他们会尖锐地指出我们在设计中的东方共性和不足,并举大量例子来反复证明它,严谨认真的研究态度让人难忘。

当晚展览结束后,在克里斯坦教授的工作室里又举行了一个小型的冷餐会,让我们这些谈兴未尽的人们得以延续,期间我们与埃森海报博物馆馆长的一席谈话使我们对如何办好展览活动有了更深的了解。许江院长也向欧洲的同行们介绍了中国美术学院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克里斯坦教授当晚也一直微笑着陪我们聊到深夜……

回顾

展览至今已经有月余,但回想起来却还是历历在目。

我想这次的活动不仅仅是一个展览,而更是一次中国现代海报设计在欧洲的集体亮相,在展示的同时我们更应当学会吸收。

中国现代设计所取得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近些年的开放和交流,取得一定成绩需要进行展示和总结,但这绝不是一个终点,它应当是另一段更艰辛历程的起点。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