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洋
我们今天需要什么样的中国画?或者说,今天我们需要中国画的什么?这是一个看似宏大实则具体、众说纷纭难以定论却又百转千回无法绕开的终极问题。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刚刚过去,当媒体文化愈发迅猛地介入中国本土文化的传播,艺术市场空前直接地影响中国画坛的创作风向,信息资源和因特网技术的普及使新的媒材观念深入人心,各种复杂的外部社会因素愈发深入地干预和制约中国画内在价值观的时候,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紧要和关键。
这个命题隐在的第一层意思,是我们在日趋多元化、一体化的世界文化语境中,从文化策略学的角度,以何种心态面对那个近代以来一直凌驾于头上的“西方视角”(近来或曰“国际视野”)。事实上“中国画会怎么样”一类的问题,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国画”的问题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指向未来与建构当下源于一个初衷,即辨明一个传统画种的发展文脉。一个时代的社会主旨、审美需要与核心价值观,必然性地深刻烙印在一门艺术的发展印迹中。相对百年之前的当下,除了新与旧、中与西、古与今等一系列充满对抗的范畴之外,中国画还面临着中西绘画在全球文化新一轮博弈中碰撞融合所激荡出的诸多现实问题,其生存的当下时态与现实语境,与其包蕴的当代精神,都召唤着一整套新价值观的磨合、重建与衔接。对应到今日,具体说来,即是当代中国画所能承载与彰显的文化自信,是否能够将昔日中国画传统主线中清雅自得的魏晋风度、圆熟大气的汉唐气象和独抒性灵的文人情怀等精华部分,与当下国人的精神气质和我们周遭的都市生活恰切地、自然地糅合在一起,使中国画既承接千年传统的气脉,又能积淀运化为当代文化的重要表达方式,并为世界文化所理解、认同、欣赏和吸纳。如此看来,拥有源于本土文化内部生发而非他者赐予的文化自信力,靠自身艺术语言与价值观的文化魅力打动观者,便成为今日中国画之振兴所应具备的首要条件。
该命题的第二层意味,是当代中国画创作普遍缺失的“问题意识”亟待确立,即树立解决中国画创作本体问题和难点攻关的目标。与百余年来关于中国画前途之讨论的纷繁热闹相比,对于中国画内在学术问题的研究,在相当一段时间都被悬置起来,因各种原因少人问津或浅尝辄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