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戏曲 >沪剧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题材选得妙催人泪直掉——沪剧《挑山女人》成功之浅析及其他

一出催人数度泪下的煽情戏,一个令人由衷敬佩的“美丽女人”。宝山沪剧团又一次成功推出新戏,华雯再一次成功塑造舞台新形象。

10月26日下午,有幸应邀专程赶往宝山党校,观赏了宝山沪剧团最新原创现代沪剧《挑山女人》。该剧女主人公王美英——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山里女人,历经十七年,蹒跚独行着抚养大三个孩子。与华雯以往塑造的一些女性形象相比,王美英或许更缺少“高大”,更为“草根”,而正因如此,她也就更接近我们,更让人感动、感激、敬仰乃至流泪……于是,幕启前就放在每位观众面前的那包面巾纸,恰到好处地派上了用场,此时人们才明白主办方早先的良苦用心;一些之前甚至嘲笑剧团“摆噱头”的观众,也才有了些许的自责。

《挑山女人》的成功首先是在其选材上——一个家庭故事,一个女性主角,一段坎坷经历。

家庭故事事实上是很多成功沪剧戏的法宝之一。滩簧时期的《卖红菱》、《陆雅臣》、《阿必大》也好,西装旗袍戏时期的《叛逆女性》、《大雷雨》、《碧落黄泉》也好,或者是解放后的《罗汉钱》、《红灯记》、《星星之火》、《姊妹俩》等也好,都无一不是把视角投入在家庭上,写家庭的悲欢离合,写家庭成员的喜怒哀乐。《挑山女人》的视角定位在一个破碎的家庭——丈夫掉下深山离世,婆婆怨恨她克夫离家回山中老屋,留下的一个盲孩子和一双龙凤胎都才只有3、5岁,就靠王美红选择了连一半男人都望而却步的活儿——挑山,来赚钱过日子。十七年的挑担,风雨无阻艰难行进二十多万公里陡峭山路,往返六千多个来回,磨破一百四十多双解放鞋,挑断七十多根扁担……挑山女人王美红,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挑起生活重担,独自将一双龙凤胎儿女“挑”进了重点大学。
女性作为全剧的绝对主角也是好多沪剧戏的特色,因而也成就了众多的女沪剧名家。丁是娥、杨飞飞、凌爱珍、汪秀英、石筱英、顾月珍、筱爱琴……沪剧前辈是如此,现状更是如此:不仅名家中有“五朵金花”,而且连市、区三大院团的一号领导茅善玉、华雯、陈甦萍都是巾帼,其他些民营剧团的当家人王勤、郭懋琴、王慧莉等也都是娘子军。几年来,华雯连续饰演了金兰云(《宝华春秋》)、王瑛(《红叶魂》)、江姐(《红梅颂》)等几个女干部、女英雄的角色,个个都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次,她则尝试塑造一个全新的普通母亲形象,在这么艰难的生活环境里,不惜慢慢佝偻了自己的腰椎,硬是靠挑一次货几块钱几块钱地积累,让三个早早就失去父亲的孩子,在自己的羽翼下一点一点地成长了起来……

几十年的舞台生涯历练,加上一贯对艺术几近苛刻的追求之习惯,使得华雯塑造的王美红,成了沪剧舞台上的又一个“美丽母亲”。从一开始婚礼大轿上的漂亮新娘,到稍后的素颜寡妇,再到后来的女挑山工,直到最后已显苍老的华发母亲,华雯不惜外在形象上的步步失美,却给人以艺术形象上的始终美丽,最终定格在“母爱大美”上。在目前讲求懂得感恩、道德回归,倡导大爱,面对困难敢于担当与坚守的时候,华雯的贡献无疑实在及时和值得。

《挑山女人》的成功也在其戏剧结构上——一条悲剧主线上,恰如其分地排列着几个泪点。
沪剧擅演悲剧,甚至到了有点过分的地步——以至于现在喜庆的场合想唱点适合气氛的沪剧段子都感觉颇难。但也正因为这点,才能被那么多沪剧迷所痴迷。

《挑山女人》开戏不久,就把人们带进了苦味汤中:新婚没几年的王美红生下了一个盲孩子,两年后又是一双龙凤胎降临到这个不太富裕的山里人家中;添了三张嘴巴,多需要多点钱进账时,大祸从天降,家中的顶梁柱丈夫坠山而亡……编剧的确很懂得观众的看戏路道及悲剧欣赏心理,波浪式地安排情节,设置泪点,让观众在刚擦拭掉眼泪不久,以为能舒口气时,又让你再一次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下来。一而再再而三,直到一个个哭红了眼圈,走出剧场边想不通“格个女人哪能介罪过啊”,边却感叹“今天真是看了一只好戏!”

《挑山女人》的成功还在其全局处理上——舞美、音乐等或有突破或仍强调特色。

宝山团的《红叶魂》、《红梅颂》在舞美、灯光处理上,就显示出与以往一些大戏有了很大的不同,给人以眼睛为之一亮的感觉。而这次《挑山女人》的舞美设置,在那基础上更是有了一个跳跃,豪华逼真的场景,山是山来水是水,大雪纷飞烟雾缭;换景的电脑控制,转瞬间,屋内就变成了山间……与之前笔者看到的《茶花女》、《千手观音》等大制作有异曲同工。(当然担心的是,如此舞美下乡巡演怕是无法复原的,必定还得准备另外一套简约布景)
此外,在《挑山女人》中,笔者再次感受到,区级沪剧团在新戏中保留、运用沪剧传统唱腔做得比较好。老观众能在新戏中也能听到他们熟悉、喜爱、痴迷的流派唱腔。比如,戏中弟郎在母亲面前埋怨奶奶不照顾他们的唱段,就是用了人们那熟悉的邵派唱腔,因而显得更为亲近。华雯最后那段赋子板也来得正是时候,真所谓“不吐不快”哦!

当然,看完全剧,笔者也感到有几处值得讨论和细磨:一是对于奶奶的处理,似乎显得简单了点,戏也少了点,特别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没能体现出时代的印记;二是几个小生,包括王文饰演的成子强、张爱华饰演的大郎,尤其是后者的演唱之长未能充分展示——当然他的盲人已演得蛮惟妙惟肖了。还有,那个幕间串场式的老挑夫,是否有必要设置笔者认为值得商榷。他的山歌沪剧味并不浓(皖味对于沪剧观众而言只会让他们游离出去。历史上,即使类似《小二黑结婚》、《罗汉钱》这样的脱胎于内地极具地方特色文学作品的,一旦改编为沪剧之后,也是尽量向沪剧味道上靠的),尽管几回串场形象上逐渐变老,但依靠这样来显示剧情年代的递进,个人认为似乎不是沪剧的长项。

几年来连续看了宝山团三个新戏,逐渐感觉到了宝山团浓烈的“现代戏情结”。众所周知,西装旗袍戏曾是沪剧一块响当当的硬牌子,一直在沪剧迷心目中占据着不凡的位置。但华雯及宝山团似乎更钟情于现代戏的创作与演出,且一个比一个抓得住观众,竖得起人物形象。华雯担纲女一号的创作上演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东方女性》,不仅在北京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她本人还因此荣获了中国戏剧梅花奖。此后,宝山沪剧团创作演出的一系列现实题材沪剧大戏《罪女泪》《缉毒女警官》《清水恋》《东方彩虹》《宝华春秋》等,形成了该团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色。由此可见,沪剧界在创作、演出上走“西装旗袍戏”和“现实题材戏”的两条腿并重之路,各有侧重,各显特色,是完全可以并应该的。除此之外,当然也该翻翻老箱底,整理、传承些传统老戏,别把那些有价值的好宝贝给弄丢了。说到底,新戏,不管是“西装旗袍”还是“现代题材”,都必须是像沪剧的沪剧,而不是其他。此为题外话了。

王美红被大红轿子抬进张家时是那么的年轻美丽和欢乐

守寡二十年独自把儿子拉扯大的婆婆,怕媳妇一走了之,自己离家回山中老屋,把三个孩子扔给了她。“哼,看哪个男人敢接手?!”

她只能去干男人都望而却步的挑山的活儿

有人同情,有人不明白,为了这个女人挑山工之间出现了纷争

为了能挣上那份“一顶仨”的工钱,王美红在除夕夜顶风冒雪,翻山越岭给人家挑去两个液化气罐。

懂事的孩子跟着上山,想试试能否挑起。这才知道妈妈是何等的辛苦!

大儿子大郎这打的千百个绳结,竟然都是妈妈挑断的绳啊!

王美红原型汪美英(左)被华雯请上台与观众见面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