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黄梅戏”之称始见于1952年11月15日的上海《大公报》,其前称为黄梅调。一些历史资料中,说黄梅戏亦称花鼓戏、采茶戏、二高腔,其实它们只是黄梅戏形成前的一个发展阶段,采茶戏、花鼓戏、二高腔都不是现在意义上独立剧种的黄梅戏。

黄梅戏的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但形成一个完整的剧种,那还是近代的事情。在这段时间内,由于广泛吸收山歌、秧歌、茶歌、采花调、花鼓调、凤阳歌、青阳腔、徽调等艺术精华,并与连厢、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有机融合,在怀宁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怀腔”或“怀调”,并孕育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独立剧种——黄梅戏。

戏剧界公认怀宁的石牌地区为黄梅戏的发源地,“怀腔”为黄梅戏的正宗腔系,黄梅戏念白一律以安庆官话为标准。2008年11月,怀宁县被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黄梅戏)之乡”。

黄梅戏早期仅是农民和手工业者在业余时间演唱的一种戏剧表现形式,没有职业艺人和职业班社。清朝同治与光绪年间,石牌人程福香开始组建黄梅戏班社,半职业性,农闲时逐村逐乡演出。光绪二十二年(1896),石牌上街人产成义组建了有正式班名的黄梅戏班“仁义班”,自此以后至清末民初,怀宁职业和半职业班社犹如雨后春笋,次第建成20多个。这些职业和半职业班社的演出范围,多在广大农村和中小集镇,艺人们称之为“玩乡班子”。他们根据农业生产季节和农村生活特点,灵活机动地组织演出;演出设施因陋就简,一般低于商贾露天搭台,俗称草台,角色穿戴更无合规格的“行头”,饰演生角的往往只穿长衫短褂,甚至借用和尚的袈裟和道士的法衣;饰演旦角的则多向农村姑娘,嫂子们临时借用布衣裙,黑色“丝包头”就是常用的“头面”,台上设施也仅仅只有一桌两椅而已。尽管条件和设施都相当落后,但正式由于她娓娓动听,琅琅上口,为普通老百姓喜闻乐见,黄梅戏这才得以在石牌地区不断地发扬光大,并为其后来逐渐发展成全国五大剧种之一奠定了基础。

【丁永泉进城唱戏】   丁永泉(1892—1968),艺名丁玉兰,因排行老六,人称顶老六,著名黄梅戏演员,怀宁县总铺乡(今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人,因其演技精湛,有“南程北丁”(江南数程积善,江北数顶老六)之赞。黄梅戏在当时被明令禁演,因此在1926年,丁永泉组班首次进入安庆市区演出,成为黄梅戏进城演出的先行者。是年冬,丁永泉在演出时被北洋军警发觉,认为有伤风化,把他抓去(为唱黄梅戏,他在解放前被关押过8次),经在法庭上据理力争,又得到观众支持,才被无罪释放;同时由于丁永泉的努力,黄梅戏才在安庆市站稳脚跟。1933年后,丁永泉又两次带班到安庆演出,阵容日渐扩大。1936年2月,又带班首闯上海,在九亩地、陆家浜、太平桥、新北门等地演出近29个月。在演出过程中,丁永泉大胆探索革新,虚心汲取沪剧、越剧、评剧等姊妹剧种表演艺术精华,移植了《秦雪梅吊孝》、《合同记》等一批剧目,为提高黄梅戏表演艺术和丰富上演剧目作出了卓越贡献。

【“黄梅第一旦”—潘贤梅】   黄梅戏与京剧一样,早期旦角都由男子扮演,怀宁县石牌镇洲的潘贤梅是第一位唱戏的女演员。潘贤梅在父亲去世之后进入戏班,拜杨世忠为师学习花旦。由于 她好学不倦,潜心钻研,表演生动活泼,加上她嗓音甜润,唱腔优美,韵味醇厚,因此深受观众的喜爱;其中尤以《山伯访友》、《小辞店》、《珍珠塔》、《双合镜》等唱功戏著称,当时在石牌堪称“黄梅第一旦”,1922年卒。

【“七仙女”与怀宁】   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中七位仙女的扮演者,与“戏曲之乡”怀宁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七仙女的扮演者严凤英下文将述:二姐扮演者、黄梅戏著名表演艺术家潘璟琍,原名潘中霞,出生在怀宁;三姐扮演者潘霞云,是怀宁县洪铺镇街道人,从小就爱唱黄梅调,她在电影《天仙配》中扮演三姐,在家乡引起巨大轰动;四姐扮演者丁俊美,其外祖父丁永泉、母亲丁翠霞均是对黄梅戏有贡献的著名演员,他们当年与潘璟琍的父母一起逃难到怀宁县大雄山脚下的陈家田铺,丁俊美就出生在陈家田铺,故取名叫田铺,后改名俊美;五姐扮演者江明安是严凤英的徒弟,演戏又多得怀宁的老艺术家的指点,她的演唱:“怀腔”味甚浓;六姐扮演者张萍的演技也得严凤英亲传,是严凤英的得意门生,1954年春末夏初,受省文化局派遣,张萍参加怀宁剧院演出,与怀宁结下一段艺缘;大姐扮演者王少梅,上个世纪30年代随父兄来到怀宁,与怀宁艺人同班演出,与怀宁有着深厚的情谊,并称怀宁是她的“第二个故乡”。

【严凤英在怀宁】   20世纪40年代中期,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开始崭露头角,活跃在怀宁戏曲舞台。严凤英,原名鸿六,祖籍桐城市罗家岭,出生于怀宁老县城(今安庆市龙门口韦家巷),14岁拜黄梅戏艺人严云高为师。在严凤英艺术成长道路上,受益最大的是师从丁永泉和郑绍周两位名师,两人都是怀宁人,严凤英艺术生涯的前期大多在怀宁戏班,演出活动也在怀宁城乡,她在解放之后也多次随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到石牌演出。1960年夏天,她在演出间隙拜访石牌下街姜家网老朋友陈爱珠大姐时,动情地说:“怀宁是我的娘家,我出生在怀宁,艺成在怀宁,所以这次回娘家演出,我感到特别高兴、亲切。”同时她又向师兄刘圣杨说:“我是回娘家来学习的,请老师们多指教。”在怀期间,严凤英还对怀宁县黄梅戏剧团主要演员潘根荣作艺术辅导,特别是《天仙配》中《路遇》一折戏,从唱念做舞到手眼身步法,都十分认真地传授;此外还教潘根荣化妆:“花旦扮演的是女青年,眉毛要画短些,这样才显得年轻,有生气,有神气。”并且送了化妆用品给潘根荣,留作纪念。

【尊三圣公为祖师】   旧时,黄梅戏班社设有祖师排位,牌位用薄板制成,一尺多长,三四寸宽,上面竖写“敕封社郭田三圣公老郎之神位”。顶头的“敕”字用朱砂书写,“杜”、“郭”、“田”三个姓并写在一排。至于黄梅戏班社所尊的“三圣公”到底是指什么人,说法不一,不过多说“杜”是杜荀鹤或者杜甫,“郭”是指后唐吹鼓手郭从谦,“田”则是指唐明皇时在宫廷弹琵琶的雷海青。雷海青因怒斥安禄山被处死,唐明皇避难还朝后,曾梦见雷海青身披金甲站在云中,背后旗帜上的“雷”字被祥云遮住了上半截,只露出“田”字,所以后来就被改为“田”姓。

【郑绍周】   郑绍周(1909—1958),怀宁县黄墩镇人,字本昌,艺名郑鸿霞。他专攻旦行,其唱腔艺术别具特色,将当地方言与声腔融会一体,形成了韵味浓郁的“怀腔”。受业其门下的演员很多,著名的黄梅戏演员严凤英就是其中之一,郑绍周将其所有的拿手好戏,如《游春》、《会春》、《戏牡丹》、《春香闹学》、《送香茶》、《小辞店》等戏,毫无保留地传给严凤英,使她获益匪浅。

【“戏金”与“打彩”】   在安庆地区,“戏金”多由当地有影响的戏迷倡议收集,一个村民组,一个自然村的村民按户自愿凑钱,或由办红白喜事的农户独自出资,每天下午和晚上各唱一场戏,付“戏金”300—1000元不等;“打彩”收入通常是“戏金”收入的一到两倍甚至好几倍。在外省,民间班社也是一天演出两场,“戏金”至少在500元以上,多由单个家庭出资,但是少有“打彩”的习惯。

【“黄梅戏坛常青树”——黄新德】   黄新德,怀宁县清河乡人,1947年出生于芜湖,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文化部优秀专家,“文化奖”、“梅花奖”、“白玉兰奖”、“金鸡奖”、“金鹰奖”获得者,安徽省文联副主席、安徽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艺术总监、中国剧协理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终身特殊津贴,被誉为黄梅戏坛的“常青树”,是继承严凤英、王少舫之后的黄梅戏第二代代表人物。

【民间班社十大班规】   旧时,戏班有许多规矩,如童伶入科班以后,每人要挨二十大板,美其名曰“脱洋毛”,即打掉外行习气,让你明白从即日起,自己就是梨园弟子。戏班的人不许坐在“九龙口”(即演员上场亮相处);打鼓佬的椅子传说皇帝坐过,所以严禁一般人坐;旦行演员不许坐在衣箱上等。民间班社还另有“十大班规”:一、不欺师卖友;二、不欺兄罢嫂;三、不眠花宿柳;四、不招摇撞骗;五、不见异思迁;六、不见戏推诿;七、锣响登台;八、散戏归下(住处);九、日行百里无怨;十、夜回安心一宿。违犯十大班规中的任何一条,都要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轻则当众认错,重则由炊事员持鞭(棍)责打20下;若再重犯,逐出戏班。被逐出班子的演员,其他班社在一年之内不得接收使用。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