脍炙人口的黄梅戏经典剧目《天仙配》家喻户晓,长演不衰,历经一个甲子依然焕发着青春的光辉。而配合这辉煌的,是“她”去年又捧回了一个代表着崇高荣誉的国家级奖项——“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获奖作品”,并且于“她”今年“60岁”生日的时候重新回归舞台。日前,《天仙配》参加国家文化部组织的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获奖剧目全国巡演活动正式启动,并已在湖北首演3场,从五一起,还将陆续前往洛阳、郑州、上海、深圳等全国多个城市进行巡演,计划演出100场。
几十年过去,《天仙配》不仅没有随着时光流逝而退色,反而越唱越红火,董永七仙女一茬茬,如今,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再度推出青春版《天仙配》与观众见面,而有趣的是,在剧中扮演董永和七仙女的梅院军和袁媛,台上是感天动地的神仙眷侣,生活中恰巧又是一对令人羡慕的甜蜜小夫妻。近日,记者走近黄梅伉俪梅院军和袁媛,聆听他们细诉与黄梅戏的缘,与《天仙配》的缘。
31岁的“董永”、24岁的“七仙女”,梅院军和袁媛这对小夫妻能顶起青春版《天仙配》的大梁,靠的是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院长蒋建国的慧眼识珠:年轻、靓丽、表现不俗。但同时,梅院军和袁媛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幸运地拿到这副“接力棒”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毕竟,作为黄梅戏的标签,因为第一批创作者们的天赋和才华,《天仙配》实在称得上尽善尽美。且从另一个角度看,正因为“她”的尽善尽美,所以也是一部绝对考验演员表演和唱功等各方面功底的经典之作,想演好剧中人物,男女演员都需要肯花时间苦下工夫,所以,《天仙配》又是一台最适合培养和锻造“角儿”的好戏。
“我们有压力,但我们也相信自己绝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梅院军和袁媛称,虽然前辈是无可超越的,但他们一定能演绎出属于自己这个时代的“董永”和“七仙女”。
误打误撞恋上黄梅与“七仙女”早有渊源
戏曲演员讲究眉目传情,因此若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必然占尽了优势,而“七仙女”的扮演者袁媛就是这样一位天生丽质的准90后大眼美女。
今年24岁的袁媛,说起戏来已是头头是道,“自小学二年级业余学黄梅戏算起,跟黄梅戏相伴也有16个年头了。”说到自己学黄梅戏的缘起,袁媛睁大眼睛,用“经历传奇”四个字来概括。“小时候妈妈想送我到省艺校(现为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学声乐,可老师觉得我年龄太小了,极力推荐我上业余黄梅戏培训班,说教戏也教唱和跳,我妈一听学的东西挺多,就一口答应了下来。”袁媛说,她误打误撞开始学黄梅戏,慢慢地竟然迷上了,其间因课业繁重,妈妈一度让她别再学了,“我说其他兴趣班可以不上,唯独黄梅戏不能停,我还用压岁钱交了学费,就这样妈妈被我感动了,我就一直坚持下来了。”
2002年,袁媛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省艺校黄梅戏首届大专班,2006年毕业后被选入省黄梅戏剧院小梅花剧团,参加了《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红梅赞》、《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夫妻观灯》、《白蛇传》、《戏牡丹》、《天女散花》、《红楼梦》、《霸王别姬》、《徽商胡雪岩》、《风摇二月天》等多部黄梅戏经典剧目和优秀大戏的演出,渐渐成长为一名非常有潜质的黄梅新秀。
很有意思的是,袁媛与“七仙女”早有渊源,2007年,她参加中央电视台和安徽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寻找七仙女”全国黄梅戏青年演员电视挑战赛荣获金奖;2009年她曾参加国庆60周年大型庆典活动,饰演安徽彩车上的七仙女;2009年她还在舞台剧《天仙配》中饰演过仙女“二姐”……
天降“黄梅”于斯人也英俊小生找到真我
对比年轻的妻子,梅院军的从艺经历则可以用“意想不到”这四个字来形容了。梅院军虽然来自“戏剧之乡”——湖北黄梅县,但出身农家的他起初对于黄梅戏这门艺术却非常陌生。当时他在镇上读初中的时候,倒是很喜欢唱流行歌曲,模仿起刘德华来那是惟妙惟肖。
一次偶然的机会,黄梅县黄梅戏剧院到他所在的镇中学去招生,该剧院的院长无意间跟梅院军打了个照面,可一转眼人就不见了。“后来院长做了一件让我非常意外的事,他竟然带着我们学校的保安到各个班去找我,找到我后他非常高兴,说我的形象很适合唱黄梅戏,极力劝说我去报考他们剧院。”可梅院军却一口回绝,“我跟他说,我不喜欢唱戏,坚决不愿去。”院长见机便让他唱首歌听听,谁知梅院军唱完了一首流行歌曲之后,院长却更加认可他,坚持让他一定要去剧院考考看。拗不过执着的院长,第二天梅院军只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参加了考试,竟一举中榜,从此走上了黄梅戏从艺之路。如今回想起当年这件事,梅院军始终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情,“我是通过慢慢认识、接触、了解,才逐渐爱上黄梅戏的,我非常感谢当初把我带上这条路的人,是他们帮助我走进了这么美好神奇的黄梅戏世界,在这里找到了最真的自我。”
更幸运的事还在后面,当时黄梅县黄梅戏剧院为振兴当地的黄梅戏发展,特地选送了一批优秀学员来到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培训学习,而梅院军就在其中。从县级剧院来到省级剧院,梅院军在更高的平台中如鱼得水,他非常珍惜这三年难得的进修机会,勤奋刻苦,边学边演,在一出出大戏、好戏中不断熏陶、历练,最终以优异的表现得以留在了省黄梅戏剧院。
《罗帕记》的王科举、《大眼睛期盼》的王春、《红楼梦》的蒋玉菡、《风摇二月天》的齐明秋、《春香闹学》的王先生、《夫妻观灯》的王小六、《白蛇传》的许仙、《戏牡丹》的吕洞宾、《蓝桥会》的魏魁元、《天仙配》的董永……一步一个台阶,梅院军凭借自己的天赋、悟性和勤奋、努力逐渐步入省黄梅戏剧院当家小生的行列。
台上演绎神仙眷侣台下亦是伉俪情深
2010年8月8日,梅院军和袁媛举行了一场盛大婚礼,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而同为戏曲演员,二人的相识、相知、相爱过程自然离不开黄梅戏。
“我们是2004年底认识的,那时剧院排演《长恨歌》,人手不够,便从省艺校黄梅戏班借了一些优秀生过来参演,我也在其中。”袁媛说,她和梅院军在剧中饰演的是两个小角色,两人既没有对手戏,平时也没说过什么话。可是到了2005年元旦,梅院军突然一个电话,约袁媛出来唱歌、喝茶。“当时放假,我和一个同事闲着没事儿,便想约上一起排戏的这些女孩出来聚聚,其实我那时没有别的意思,也不是只约她一个人。”梅院军说,谁知,最后那帮人全放了鸽子,阴差阳错地只剩他和袁媛两人赶去赴约。“我们俩找了个茶馆喝茶,聊生活、聊事业、聊爱好,在聊天的过程中,彼此慢慢有了好感。”之后,二人渐渐成了朋友,很快又顺理成章地确立了恋爱关系。
每每说到这一段经历,聪明的袁媛总会眨着眼睛对老公说:“我总觉得这是你的一个‘阴谋’,感觉‘被相亲’了。”而梅院军则会挠挠脑袋,一脸无辜地说:“那次真的只是机缘巧合,只能说是缘分吧。”到底是“阴谋”还是巧合呢?看着他们现在这么幸福甜蜜的样子,谁还在乎那么多呢!
其实对于袁媛来说,因为长相俊俏、成绩优异,毕业后去外地发展的机会也不少,她还曾幸运地被中央军委办公厅特选为外事接待人员呢,可是为了自己生命中的两个“最爱”——黄梅戏和“梅哥哥”,袁媛还是毅然放弃了前往北京发展的好机会,留在了安徽,留在了省黄,快快乐乐地当起了“黄梅仙子”来。
默契打造“天上人间”传统戏剧青春回归
其实这回出演青春版《天仙配》,已不是二人首度合作了,但是作为现实生活中的夫妻去扮演舞台上的夫妻,这对他们来说还是第一次,两人表示,夫妻间的默契一定会让“董永”与“七仙女”的情感表达更加出彩。
“因为我们两个彼此了解,演出也会更有默契,你的一言、一行、一个眼神,我就会立刻明白和领悟,这样我们的戏就能很融洽地搭在一起,整个戏演起来就会很舒服。”二人坦承,其实刚开始排练时还是有些不习惯的,可演着演着感觉就来了。“《天仙配》是一个大悲剧,我们在排练过程中都会有些情不自禁,尤其是到最后‘分别’那一段时,她几乎从头到尾都是哭着唱完的,流着眼泪谢幕。”
梅院军觉得《天仙配》的演出难度非常大,“只要你把《天仙配》演好了,那你所有戏都能拿下来了。”梅院军说,这个戏难,但难在哪?“首先,董永和七仙女在整出戏中场场有戏,几乎下不了台,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其二,每个人单独的唱腔就有近20段,而且很多都是大段的唱腔,有大喜大悲,可以说检验了一个演员所有唱腔的基本功……”
其实梅院军并不是第一次演“董永”,他对这个角色的塑造一直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天仙配》属于传统戏,但舞台上的动作、言行举止却又不能完全程式化,就拿董永来说,他是个农民,那他就不能像温文尔雅的小生那样走路、行动,他必须要有很生活化的步伐,但又不能完全缺失了戏曲舞台上程式的东西,这个度把握起来就很难。”梅院军说,什么是“董永的步伐”、“董永的身段”,标准应该是在创始人王少舫那里,“王老的董永就很特别,而且他创作出来了一种独特的步伐,我觉得这个标准是最好的、最经典的,也是被所有人一致认可的。”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