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那年,我在江南读书。
同宿舍有一个江南人。有一天,她跟着小收音机唱了一段曲子,调子特别特别曼妙,让我止不住柔肠百结。我惊奇地打断她:“你唱的是什么曲子啊?太好听了!”她转过头,诧异地大声说:“越剧!越剧啊!你竟然没有听过越剧?”我羞得满脸绯红,不过还是诚实地回答,没有听过。她张着嘴瞪大眼睛盯了我好一会,表情像看一个外星人。我从她的眼神里,读到了我这个江北人的孤陋寡闻。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要感谢这位同窗,是她有些夸张的言行刺激了我,使我与越剧结缘。从此,我的人生多了一份衷情和热爱,多了一份欢喜和感慨,多了一份灵动和色彩。
就曲调的柔美而言,依我之见,没有哪一个地方的剧曲,能像越剧这样低婉迷人、温存幽怨、缱绻悱恻。不知道她经历了多少个岁月多少次风霜的侵蚀和修炼,才被磨砺到这般的圆润无骨。那些莺莺啼啼、绵绵软软的调子,总是剪不断理还乱地纠缠着你的心,让你喜怒哀乐,欲罢不能。还会忍不住遥想旧时的剧院,那里有忽明忽暗的光线、光鲜耀眼的戏服、浓妆重彩的生旦丑、身份杂陈的各色戏迷。空气中弥漫的,是拂之又迅速聚拢着扑过来的脂粉香气。
越剧,喜以女子的形态出现。她们左手捏着鸳鸯嬉水的丝绢,右手翘起兰花指,莲步细细碎碎,云中仙女一样飘到台上,顾盼神飞,轻甩水袖,款款情深,那样地楚楚动人,我见犹怜,一举手一投足尽显江南女子特有的妩媚温柔。男主角也是清澈无比的,由女子扮演则显得更加儒雅俊逸。就算是武戏,女小生的英气里也透着秀气,很是赏心悦目。这样的表演在心里流淌漫过,你的心怎么能不柔软潮湿、梨花带雨、肝肠寸断?越剧真正是清雅如水,且将这水化作江南水土里窖藏千年的女儿红,让所有饮过的人都在舌尖上品味到江南的纤弱柔肠,宁愿醉卧在氤氲的江南秀色里,不愿醒来,不愿回乡。
越剧的美,不仅在于演绎她的女子,还在于演绎她的乐器。洞箫里有听雨到天明的惆怅,琵琶里有春江花月夜的星光,扬琴里有晨珠落绿荷的清亮。尤其要说的是首席伴奏乐器越胡。它是二胡的同族,但是它的音色比二胡更加醇厚深沉,更加委婉韵致。假如你没有亲耳聆听过,我可以这样描述给你:如果用越胡来演奏阿炳先生的《二泉映月》,怕坐着听是听不下去的,听着听着你的膝盖会不由自主软下来,滑到椅子下,跪着听!
我是个粗线条的人,说我喜欢越剧,连最要好的朋友都不太相信。可我的确很迷恋越剧。很多时候,越剧就宛如一双肤如凝脂的纤纤素手,在我的心上一寸一寸温情地抚慰,让我躁动的心禁不住温软起来,渐渐地安静,并低到尘埃。我想这应该就是越剧对于我恒久的魅力所在。
我想,如果,如果生命可以千变万化,我愿意是越剧花旦服饰上一截善舞的水袖,或是小生手里的一折竹叶青纸扇,又或是浸润到骨子里的一段凄美唱腔。
如果,如果生命的旅途允许转身,我愿意从粗犷的江北走进纤细的江南。拈一朵栀子花,辗转流连在烟雨中,凝神倾听古巷里轻烟一样飘过来的莺转鹂回。
这莺转鹂回当然是越剧。她的美丽风韵将诱惑着我从清纯的花季一直行走到岁月的深处。
(摘自 《江苏法制报》)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