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跪韩铺》和其他剧种的《包公赔情》、《赤桑镇》是同一出戏,都讲的是包拯铡了他的亲侄儿包勉后,嫂娘赶到赤桑镇(豫剧中地名改成了韩铺),斥责包拯忘恩负义,包拯向嫂娘赔情,双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方面向人们展现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包公形象;另一方面嫂娘深明大理,最后被包拯的真诚所感悟,叔嫂和睦如初。
包拯虽在开封府执政时间不长,但他树立的不畏权贵、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两袖清风的清官形象深入人心,在豫剧中颂扬他的戏至少在百出以上。豫剧中有一出很着名的包公戏叫《下陈州》(我将以后专题介绍),这出《跪韩铺》正好处在《下陈州》前夕,所以它的故事与包公陈州放粮的故事相连,而韩铺正处在陈州(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一带。
一般认为,这出戏秦腔演出最早,我在看过秦腔、京剧、评剧、吉剧等这个戏的剧本后,又查阅了相关资料,我认为豫剧《跪韩铺》也是演出最早的版本。除了上述理由外,能支持我的论点的论据还有:
1、中华民国五年(1916)12月9日,豫剧义成班李云瑞、王春、栾治国等在开封普庆茶社演出《火焰驹》、《十支状》、《跪韩铺》、《阴门阵》、《打茶瓶》等戏。青衣花旦王素云应邀从郑州前来参加演出。
2、1922年,豫梆韩小丹戏班由洛阳来郑州……他主演的"黑头戏"《下陈州》、《跪韩铺》、《包龙图坐监》……
3、我刚转发的《河南戏曲化妆头饰》一文说:"表现鬼魂时,在鬓旁加发绺和白纸穗,如豫剧《跪韩铺》在清末民初上演时,曾有三鬼魂拦路的戏,曹国舅和包勉在左鬓加纸穗,曹娘娘在右鬓加纸穗。"明确指出《跪韩铺》演出时间还要早一些,是在"清末民初".同时可以看出,豫剧《跪韩铺》早期演出也有鬼魂出现。
4、豫剧剧本、唱词少得很,《跪韩铺》更是如此。我结合李斯忠、王素君两位名家演唱的音频,记录并打出了这出戏的大部分唱词。从唱词中可以看出,河南地方方言极浓,例如包拯嘴里也唱出"怎当嫂娘哪兴送"(你当嫂嫂不兴送弟弟之意)这样的唱词。
5、豫剧中有更古老的《跪韩铺》演出版本(又张钰东主演),前面铺陈过多,不过也能反映出原本的概貌,为其他剧种所没有,共分上、下两集,链接如下:
豫剧《跪韩铺》-上
豫剧《跪韩铺》-下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