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演员的演唱和表演都有一个把握住“度”的问题,即掌握“火候”的问题。正像大厨师炒菜要掌握火候一样,炒过了则失去了菜的的原味和口感;火候不到则炒得生不烂熟,不入味,也不好吃。老一辈戏曲艺术家在长期的艺术积累中,掌握住了“火候”,演唱和表演不瘟不火,恰到好处,在他(或她)们所创立了艺术流派中都独具特色。如豫剧六大名旦中常香玉的奔放,陈素真的典雅,崔兰田的厚重,马金凤的明亮,阎立品的甜润,桑振君的乖巧等等。今年仲秋之夜,田敏、苗文华、张美贞、王慧、张宝英及分别演唱了她们老师的经典唱段,字正腔圆,韵味浓郁,让多数戏迷得到一次完整的艺术享受。
像品味菜肴一样,有人喜爱吃清谈一些的,有人却喜爱吃红烧肉;有人喜爱咸的,有人喜爱辣的;……可以说口味千奇百怪,因人而异。戏曲的鉴赏也是如此,有人喜爱大腔大口的,有人喜爱委婉细腻的;有人爱看哭戏,有人爱看欢快清新的;有人喜欢梅兰芳,有人则喜欢程砚秋;……也是众口难调,要做到“雅俗共赏”、“老少咸宜”这八个字也非容易。所以戏曲的创作、演唱和表演,甚至包括戏曲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