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为豫剧奉献一生——记唐派艺术传承人贾廷聚
他是《三哭殿》中胸怀国家大事、又深谙人情世故的李世民,《南阳关》中血气方刚、正义凛然的伍云召,《辕门斩子》中刚正不阿、大义灭亲的杨延景,《曹操与关羽》中正直忠义、人情味浓的关羽;他是雍容大度、演艺春秋的豫剧须生;他是唐派艺术的第一代传人;他是甘为豫剧奉献一生的艺术家,他的名字叫贾廷聚。
一个梦想维系半世情缘
贾廷聚出生在一个梨园世家,五辈人都是唱戏的。虽然儿时的他还不能理解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但“戏”这个字却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他10多岁就能登台唱戏,15岁就在《刘公案》中扮演主角刘墉,唱功和表演俱佳的他,被人们称作“小红脸”。
1953年,贾廷聚读高小,学习成绩优异。然而,父亲却极力反对贾廷聚读书,声称如果儿子继续读书,他无力供养;相反,如果儿子继续学戏,他将不遗余力地支持。也许父亲早已看出了儿子在戏剧方面的发展潜力,才如此执拗,如此武断。
1962年是贾廷聚艺术生涯发生重大转折的一年。那时,唱腔逐步走向成熟的唐喜成已是豫剧界有影响的生角流派。在河南省文化厅的主持下,贾廷聚拜唐喜成为师,成了他的入室弟子。
1983年,贾廷聚正式调入河南省豫剧一团,翻开了人生的新篇章。就这样,贾廷聚带着最初的梦想,一点点地走上了豫剧舞台,而且一走便是大半个世纪。
一片痴情相伴春秋冬夏
唐派创始人唐喜成能体会剧中人物的性格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可运用二本腔的演唱技巧,表现人物内在情感,为豫剧须生行当的演唱开辟了新途径。贾廷聚演须生,过去唱的是祥符调,音调略显沙哑,落尾还带锣音,和唐派声腔距离较大。拜唐喜成为师之后,贾廷聚开始跟着老师练习发音位置。怀着对豫剧的一片痴情,贾廷聚认真揣摩,数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最终练出了鼻腔共鸣、头腔共鸣、口腔共鸣三结合的发声方法,做到了自然而不做作,亢奋而不焦杀,嘹亮而不尖嘶。如《南阳关》中伍云召的唱腔高亢奔放、激越悲凉,《三哭殿》中李世民的唱腔刚柔相济、俏巧飘逸,《辕门斩子》中杨延景的唱腔刚健有力、气度不凡。
唱腔是个很奇怪的东西,决定一个剧种的特点。豫剧之所以成为全国的大剧种,把锣戏、锩戏等地方戏远远甩在后面,是因为它在唱腔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辕门斩子》一折中,贾廷聚充分发挥了以唱取胜的优势。“不提起过往事却还好,提起来过往事我的心如火烧。俺杨家赤胆忠心把国保,世世代代抗北辽。”在该唱段中,贾廷聚在继承唐派艺术的基础上,有了超常发挥。为了表现出对杨家将为国捐躯的感叹,贾廷聚在“好”字的处理上,运用了刚劲有力的顿音;在强按愤懑的“烧”字之后,为强调语气,增添了嘘字“噢”;为了突出“保”字,巧妙地运用了豫剧传统唱腔中“寒韵”的唱法,柔中见刚,回旋震颤,借以拨动观众对杨家将的同情心,随后放足音量,进入铿锵有力的二八板的演唱,唱腔从慢到快,一句紧接一句,喷涌而出,历数了杨家将的悲惨遭遇,收到了气壮山河、感人肺腑的良好效果。
一种坚持铸就艺术芳华
贾廷聚演了200多个角色,每一个人物,经过贾廷聚的演绎,都被赋予了另一种生命。著名评论家马紫晨这样赞美贾廷聚:“梨园世家子,唐派传承人;追求真善美,唱出精气神。”
1994年,为参加河南省第六届戏剧大赛,省豫剧一团排演了《大明惊雷》,贾廷聚扮演主角朱元璋。虽然该剧从编剧到导演、作曲都是一流的,但由于当时社会上开始流行通俗艺术,传统艺术的观众正逐渐流失,很多人都不看好这出戏,担心这出戏无法叫座。然而贾廷聚却始终充满信心,决心将这出戏唱到最好。贾廷聚深知,朱元璋是不同于李世民的另一个皇帝形象。为了弄清朱元璋所处的历史背景和这位开国皇帝的性格特征,他向史学家请教,找出明太祖和唐太宗的区别之处,并在唱腔方面进行创新。在劝说大将常伯英的唱腔中,运用了唐派唱腔中很少用的“反金钩挂”的板式,唱得酣畅淋漓,娓娓动听,收到了良好效果。大赛期间,《大明惊雷》的演出不仅获得成功,而且在文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凭借着自身的天赋与才华,凭借着不断的努力与坚持,如今,贾廷聚已经成长为一位知名的艺术家。
“几点梅花归笛孔,一湾流水入琴心。”这是台湾专家写给贾廷聚的,也是对他演唱艺术的最好注脚。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