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是起源于北方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但在旧中国时期,是仅次于京剧的第二大剧种。同样,在老青岛,评剧也是仅次于京剧的第二大剧种,曾经有五个专演评剧的剧场。清代在河北地区有一种“对口莲花落 ”的说唱形式,逐渐形成了戏曲,曾叫蹦蹦戏,“落(lao)子”,上世纪30年代才开始叫“评剧”。
上世纪20年代评剧传入青岛
青岛从海滨渔村发展成为港口小镇,民间艺人来青岛演出,有茂肘鼓(后叫“茂腔”)、梆柳(后叫“柳腔”)在庙会、节庆时演出。此后一直是青岛地方流传很广的戏曲剧种。青岛开埠后,人口迅速增长,来自四面八方。极端的地方性也影响了观众群体,所以一直到青岛解放,地方小戏难以进入剧场,主要在庙会、集市、市内“里院”内演出。
蹦蹦戏语言是北方普通话,通俗易懂,为各地人普遍接受。上世纪20年代初,进入青岛后立即受到了广泛欢迎。京剧是第一大剧种,几个大剧场只演京剧,被长期称为“大戏”。但京剧的念白多用“韵白”,唱腔也文雅难懂。蹦蹦戏(落子)用白口,人人可懂,唱腔吐字清晰,备受欢迎。因它在青岛一般叫“落子”,所以“到劈柴院听落子成为风尚”,有人称为听“乐子”。
艺术大家洪深为蹦蹦戏取名“评剧”
艺术大家洪深先生对我国现代艺术事业有着重大贡献,在电影事业方面,是开拓者。写了第一个电影剧本《申屠氏》,第一个有声电影剧本《歌女红牡丹》,第一个电影文学剧本《劫后桃花》。在戏剧方面,对西方传入中国的戏剧剧种,开始叫新剧、文明戏……洪深于1928年提出叫“话剧”,被普遍接受,他写了一个话剧剧本《卖梨人》,电影《劫后桃花》,话剧《卖梨人》等都写于青岛。
同样,“评剧”这个剧种的名字,也是洪深先生起的。蹦蹦戏在上世纪20年代进入上海,上海是远东第一大城市,处在吴越语系的南方,但海纳百川,它接受、发展了京剧,也接受、发展了蹦蹦戏。名伶白玉霜在上海演出时,受到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田汉、洪深的重视,亲自指导它的发展。正是在这些艺术家的帮助下,它才从一个普通小剧种发展成为了全国第二大剧种。洪深同样起了重要作用。“评剧”这个剧种的叫法就是洪深先生起的。始自上世纪20年代末,到了30年代中期被接受。洪深先生深入剧团与演职员一起排戏演戏。他写了“评剧”第一个剧本《阎惜娇》。这个剧里把宋江写成混官场的小官吏,张文远是流氓,阎惜姣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洪深先生又写了电影剧本《海棠红》写了一个评剧艺人的悲欢离合,由评剧皇后白玉霜主演。
五福戏院是青岛最大评剧剧场
上世纪30年代的青岛有四家专演京剧的戏院,也有五家专演评剧的戏院。演评剧的戏院有劈柴院的群英戏院、青海路上的共乐茶园、海泊路上的聚仙茶园、莘县路上的国民茶园和西大森的五福戏院。不过规模比演京剧的剧场小,一般可容观众二百多人,只有五福戏院(以后叫天成戏院)大,可容观众五百多人,是青岛主要的评剧剧场。
青岛既有座地的评剧班社,全国评剧名伶也来青岛演出。芙蓉花是山东掖县(莱州)人,生于1911年,自幼学艺,14岁已经成名。23岁去上海演出,灌了唱片。她的唱腔长调华丽,结尾处用装饰腔,她的特点是不单纯卖弄唱腔,而是表现人物,成为著名评剧演员。1939年来青岛演出《马寡妇开店》、《花为媒》等剧,备受欢迎。
评剧大家新凤霞初次来青才十四岁
新凤霞第一次来青岛演出时仅14岁,已挑班,并十分走红,有观众缘 ,场场客满。1945年第二次来青岛演出。新中国成立后成为评剧表演艺术家。她拍的评剧电影《刘巧儿》放映时我母亲去看说:“这不是西大森的小凤霞吗?”因新凤霞曾演出于西大森的天成戏院,青岛的观众当年都叫她小凤霞。
新凤霞长期在青岛演出,是本土演员。常演剧目有《花为媒》、《孔雀东南飞》、《人面桃花》等。
青岛解放后,对艺人进行了重组,成立了新生评剧团,这时期茂腔、柳腔都正式成立了剧团,并有了吕剧团,使评剧观众分流。
1958年新生评剧团下放到山东沂源县,改称沂源评剧团。但北京等地的评剧团仍时来青岛演出,老观众还叨念着评剧。在青岛百年戏剧史上评剧占有一席之地。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