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台在固定时段开设“评剧芳华”系列专题节目,由高级编辑息国玲撰稿并亲自主持直播,每周一期,截至2004年息国玲同志退休,7年间连续播出365期。节目播出期间,各地热爱评剧艺术的听众,痴迷地守候在收音机前,准时、不间断地收听,在天津及周边地区形成庞大、牢固的听众群体。关心鼓励、热情赞扬的听众来信,像雪片般寄到电台编辑部,成功的喜悦令息国玲退休后一鼓作气,将“评剧芳华”播出稿,连同此前探讨有关戏曲播音理论的著述合在一起,经崔双环同志精心编辑,以《评坛春秋广播纪行》做书名,日前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息国玲同志从事文艺广播几十年,在编播岗位上取得了非凡成就。同时,她还是一位硕果累累的评剧研究家,长期以来结合自己的广播专业,通过聆听音响资料,采访知名艺人,深入演出现场观摩,勤奋刻苦地钻研评剧流派的形成、艺术特点和发展史,多年来日积月累,终于成为对评剧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在全国评剧界和评剧爱好者中享有颇高知名度。
渗透着息国玲几十年心血的《评坛春秋广播纪行》,是一部鸿篇巨著,洋洋洒洒70余万言,涉及评剧的创作、演出、管理等方方面面。无论京、津、冀,抑或东北三省,凡从事评剧艺术的佼佼者,包括成就卓著的业余演员,都罗列其中,逐一精说细评。上编“评剧芳华”为全书重点部分。在“评坛星河”栏目里,详尽地记述了自评剧形成初始至今,生、旦、净多种行当不同风格流派代表人物的从艺经历、艺术个性与传承。内容系统、全面,资料浩繁、翔实,为历年来同类研究成果所少见。在“评坛耕犁”栏目里,记述了一批评剧的剧作家、作曲家、导演、琴师、教师,在各自岗位上所做出的贡献和成就。编著者对每一位记述对象的评介,以事实为依据,不溢美,不虚夸,措词造句朴实无华,充分显示了著作者掌握史料的深广程度和自如驾驭的厚实功底。
“评剧芳华”里的每篇文章,虽然记述的是一位或者几位评剧人物,但从他们的事迹中自然流露着历史的烙印。这是因为著作者在下笔记述人物时,注意了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生存环境予以分析、研究,从中寻求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尤其是一代代杰出的评剧艺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众审美观的变化,对评剧艺术不断革新改造的历史功绩,逐一写进书里,并且在客观存在的艺术现象里融入理性思考,从而提升了记叙内容的理论高度。有心的读者把这些系列文章的内容串联在一起阅读,仿佛是在阅读一部有人有事的评剧发展史,而且比单纯阅读史述更鲜活,更真切。
息国玲在广播专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故而她在《评坛春秋广播纪行》这部著作中,探讨如何以广播作平台,传播、推广戏曲艺术的理论文章占有一定的比重。诸如《从舞台到广播——谈戏曲广播的艺术再创造》、《广播与评剧》、《电台戏曲实况转播漫议》、《引导听众迈进戏曲艺术殿堂》等学术文章,结合电台戏曲广播的特点,谈戏曲艺术与广播技术两种类别的相互融合,有对实践的总结,有理论的关照,专业性很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评坛春秋广播纪行》收入的百余篇文章,具有保存评剧史料、引导读者鉴赏的功能。对于喜爱评剧者而言,这是一部普及评剧知识的百科文集,对于从事广播的后来人,从专业需要的角度作为借鉴,也是大有益处的。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