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桂是西路评剧的代表人物,是西路评剧的传承人。
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评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俗称蹦蹦戏、落子戏,又称平腔梆子。1935年改称今名---评剧 。
评剧最早形成于唐山。评剧在民间说唱莲花落和民间歌舞蹦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原来形式单调,经成兆才等艺人改革,将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由演员扮演剧中人;以蹦蹦音乐为基础,吸收冀东民间音乐素材,创造出行当使用的唱腔;由于采用一些河北梆子乐器伴奏,故取名平腔梆子戏。
评剧原分为东路和西路两派。今天盛行的是东路评剧,流行于河北和东三省,在南方也有广大观众。西路评剧原名叫“北京蹦蹦”,她是在东路评剧梆子、老调的影响下形成的。西路评剧的腔调高亢,板头丰富,别具风格。辛亥革命前后在北京及京西各地演出,很受观众欢迎,以后30年濒于绝迹。1958经中国评剧院发掘整理,开始重现于舞台,重放异彩。《花亭会》就是第一出经过整理继承下来的一出好戏。
1893年,宝坻(今属天津)以莲花落艺人金叶子(来凤仪,小生)、韩九令(花旦)、人人乐(彩旦)、柳叶红(青衣)为主的班社,首次进入北京演出。后有河北省香河的王殿佐(青衣)、侯德山(须生),蓟州(今天津蓟县)的挑帘红(花旦)等相继进入北京,他们为西路蹦蹦的创始人。西路蹦蹦进京后,吸收了河北梆子、老调、哈哈腔等地方剧种的剧目、音乐和舞蹈,初具小戏形式,常与河北梆子同台演出,名为“两下锅”。西路蹦蹦以河北民歌为基础,唱腔高,甩腔长,多用“依哟嗬,依呀哈”为装饰音和衬字,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唱腔和唱法。1912年左右,在艺术上有了提高,曾去上海演出。著名演员挑帘红即为当时赴沪演出的主角。
新中国建国后,西路蹦蹦经过挖掘、改革,艺术上又有新的发展。如过去由男演员饰旦角,生、旦音域同度,改革以后,转由女演员演旦角,唱腔、表演、对白等方面均有较大变化。西路蹦蹦在解放前就销声匿迹近30年,1958年后挖掘恢复,由中国评剧院首次命名为“西路评剧”。第一出戏《花亭会》由张淑桂和刘淑萍演出,当时很多院团,包括云南的评剧团演员都来北京学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