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能跑全堂,先是坐科闺门旦,后主拉板胡和评二,还会自编自排、填词作曲,是个评剧多面手,圈内人给了她评剧“姥姥”的冠称;她与王十三、赵良玉、小月珠、金艳容、刘小楼、赵丽蓉等评剧名家有着不解之缘,并从中汲取评剧真经;她被郭德纲一眼相中,和老伴走进德云社当琴师伴奏一余载,参与了评剧百部大戏的唱片存档。说起宝坻评剧“姥姥”冯俊荣的故事,那真是一箩筐也倒不完,她因评剧和宝坻结下的不解之缘,成就了一段百姓口中的传奇佳话。
48年前,冯俊荣从大城市来到评剧故里宝坻就此扎根,不遗余力的为家乡培养评剧接班人。而今,她的学员桃李满天下,很多都成了国内各大评剧院的台柱子。宝坻文化馆的老馆长李寿祥这样评价她,“现在宝坻的评剧爱好者大多和评剧‘姥姥’学过戏。”
三度弃回津,艺术流芳评剧故里
冯俊荣祖籍宝坻区大白庄镇南杨码头村,13岁考进河西区戏曲训练队,因为得了慢性咽炎,放弃了学习5年的闺门旦转入文场,拜师滕国章,学习板胡、二胡。按理说在天津出生长大的她,和宝坻并没有太多的感情,但是随着1964年天津市联合评剧团下放宝坻,17岁的冯俊荣很快就热爱上了这块评剧热土,那几年团里创作了几十出带着时代印迹的新戏,一年下乡演出几百场,宝坻的评剧事业达到了鼎盛时期。
1968年1月,宝坻评剧团解散了演员回津。本来和亲人团聚是件好事,可冯俊荣总怀念着宝坻的土地和乡亲。一年后,她听说宝坻成立了一个文艺宣传队,一横心把户口迁到了老家南杨码头村,走进文艺宣传队正在排练“样板戏”,不仅拉京胡,兼设计唱腔,《半篮子花生》、《开渠之前》、《雨深红花花更红》等一出出带着泥土芬芳的新戏,在宝坻经久传唱。
1974年,文艺宣传队解散,几个回城的名额,其中就有冯俊荣,她思前想后,选择留下。先后在铁木社、宝坻服装厂当过工人,体验过了人间的酸甜哭辣。
1976年,宝坻成立了评剧团,几经周转的冯俊荣又被召回舞台,她不光担任伴奏,还担任着排戏教学任务,演员没有基本功,乐队参差不齐,连传统曲谱和剧本都找不到了,她口传身授,一字一句地教,演员们一招一式地学。1984年年底,由她排练的第一部老戏是《花为媒》正式演出,终于把一本死戏变成舞台上立体的大戏。在天津评剧院评剧表演艺术家孔广山和著名青年演员小鲜灵霞的指导下,先后排练了《杨八姐游春》、《刘巧儿》、《李三娘》、《御河桥》、《茶瓶计》、《打金枝》、《牧羊圈》、《三看御妹》、《卷席筒》等20多个剧目,先后在天津延安影剧院、劳动剧场、八一礼堂及唐山、兴隆、承德一带演出。其中,自己创作的评剧《张妈买驴》受到了时任天津市市长李瑞环和文化部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她重点培养了5个学生,4个考进了天津戏校。
退休后,冯俊荣有了大把的空余时间,可以陪陪亲人了,但她并没有回津,而是一直住在宝坻,心系宝坻的评剧事业,为全区的大小戏班子培养评剧新人。
救场德云社,为百部评剧留史料
2008年7月的一天晚上11点多,冯俊荣突然接到郭德纲的经纪人打来的电话。郭德纲想找两位好琴师做搭档,恢复传统老戏,邀请她和老伴儿李克仁到德云社演出。开始他们心里没底,德云社必定是全国有影响的班底,演砸了怎么办?不管对方咋劝,她执意说不去。最后,郭德纲的经纪人在电话中撂下一句:“您就是帮着救救场也得去”,便挂了电话。救场如救火,这一将把她将上了德云社!
第二天早晨10点多,她和老伴儿坐上了去往北京的动车,中午12点终于赶到了德云社,吃了几口饭,就开始了下午两点的评剧演出。那天演出的是传统评剧“桃花庵”,虽然之前没有排练过,怕是自己的演奏与演员达不到默契,但是既然来了,她就拿出了看家的本领。演完了吗,前台后台掌声一片,演员们都认可了她和老伴儿的演奏水平,都夸她“量子活”干得很漂亮,救场救得好,郭德纲也就认定了这两位老师傅。
德云社白天唱戏,晚上说相声。郭德纲排的都是老戏。经过一年的时间,冯俊荣、李克仁和德云社一起完成了百部老戏的挖掘、整理工作,那段岁月也给她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戏”耕不辍,为评剧新人“画龙点睛”
13岁从艺,至今52年,但冯俊荣一直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在天津评剧圈里,她是大小剧团的红人,经常受邀走场演出。直到现在她和老伴儿都坚持每天练习两三个小时的乐曲演奏。有时她拉京二胡、二胡,有时他拉京胡、板胡,互相切磋,琴瑟和鸣。
冯俊荣退休后留在宝坻,直到在市里工作的儿子生了一场大病,她才被儿子拽到天津。尽管身在天津,但是冯俊荣一直惦记着宝坻的评剧事业,经常“回家”看看,不光自己过来,还经常拽着一些评剧名家过来,义务的为家乡的评剧新人“画龙点睛”。
上个周末,评剧“姥姥”又来宝坻了。下午2点多,记者来到区文化馆的排练室,还没进门,就听到一段抑扬顿挫的练曲声。和评剧“姥姥”同来的是她72岁的老伴儿李克仁,还有天津戏曲学校著名评剧教育家吴博莉老师。冯俊荣拉着二胡,老伴儿拉板胡,吴博莉同时给运怀君和宝坻12岁的评剧小戏苗李荟杰轮流说戏。
冯俊荣告诉记者,她和吴老师认识12年了,因为在评剧事业上的共同追求,让她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12年来她们分文不取,每年来宝坻十几次,给宝坻剧团和戏迷们说戏,培养评剧接班人。虽然她们的年纪不小,但是只要还能动,这样的送教说戏今后一直会继续下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