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黄梅戏实际发源于桐怀一带农村,这从当年主要班主及传承人是哪里人就可看出,唱腔以采茶小调吸收地方各种音乐元素而集大成,又在群众喜闻乐见与演员演唱习惯中不断改进,因此,黄梅戏音乐是兼收并蓄,不断发展形成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省及安庆市一些音乐工作者在探索黄梅戏音乐的过程中,受当时政治形势的影响,为将黄梅戏打造出去,将现化音乐吸收黄梅戏元素来改造黄梅戏,显然受到黄梅戏爱好者的抵制,尽管电视连续剧轰轰烈烈,尽管不断获奖,对扩大黄梅戏知名度有好处外,舞台剧的市场几乎丧失,我就知道这一时期创作的唱腔几乎没有流传。而在这期间, 广大票友、戏迷和民间草台班子对传统黄梅戏音乐不离不弃,坚持传唱和演出。专业演出的安庆黄梅戏各院团尽管没有“五朵金花”,在此期间,对部分传统剧进行了整理、加工,并进行了录象,实是求是地说,安庆才是黄梅戏这个剧种在这一时期最重要的领导力量和坚强阵地,现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黄梅戏也几乎是这一时期的安庆整理并演出的剧目。

为什么很多黄梅戏爱好者不喜欢新腔,我试分析:

首先,新腔创作者对黄梅戏特有的旋律和桐怀方言理解不够。现在推行普通话,而普通话配现代音乐模式只能成为带黄梅调的音乐剧,如黄梅戏电视连续剧,而音乐剧和黄梅戏的差别就是音乐剧有黄梅戏的元素而没有黄梅戏的特色,黄梅戏的特点就是桐怀调,黄梅腔,草根文化,为特定区域人民所挚爱。尽管新腔好听,但大家认为那不是黄梅戏。如电影《六尺巷》,尽管宣传桐城,我也不喜欢,因为它的音乐是带黄梅戏元素的音乐剧而不是黄梅戏。

其次,某些黄梅戏爱好者的欣赏习惯的局限性。黄梅戏经过不断发展,拥有花腔、平词、阴司腔等多种板式,完全能够适应复杂剧情的需要,可以不断融合现代音乐的元素,为我所用。如 “春蚕到死丝不断” 这段唱腔,就融入了歌剧《江姐》的音乐,但他主旋律、切口等都是黄梅戏,由于融合得好,就成了黄梅戏的经典唱段,反之,则很快被遗忘,也就是被抛弃了。建国以来新编了多少剧目,有几个能常演?除了情节的原因、场景庞大复杂的原因,音乐不够好也是重要的原因。

老腔老调的黄梅戏其实是黄梅戏长期在基层演出时形成的,经过多少代群众的评论,经过了多少代演员的修改,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只有特色的,才是民族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老腔老调的黄梅戏是否也要变化一下,毕竟我们的孩子们已走出了桐城,他们面对的是不懂桐城话的而且是快节奏生活的外地人或者是老外。因此, 要发展黄梅戏,首先要发展黄梅戏音乐,要到民间去,到乡野去,要从江淮尤其是桐怀一带寻找山野的风,要高瞻远瞩从其它音乐中摸触与黄梅戏和谐的好腔调,加以吸收改造,从而不断丰富黄梅戏的唱腔艺术。如果能传唱的,那就一定是好东西了。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