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黄梅戏的美真的无与伦比,黄梅戏的凋零又如此的理所当然!

绝大部分时间我在画画。画画的时候喜欢同时听点什么。这是因为一个人独处于一个过于安静的空间太久会产生幻觉。开始我听流行音乐,后来听点国内外的经典名曲,再后来我听评书。直到去年冬天的某一天,我突然心血来潮,疯狂的在网上收集了我能够收集到黄梅戏音频与视频。与黄梅戏重逢,有如“他乡遇故知”的欣喜!从严凤英一路下来,听得我感慨万千、泪流满面。我在三十岁时重新认识了我小时候耳濡目染的黄梅戏。黄梅戏的美真的无与伦比,黄梅戏的凋零又如此的理所当然!

所有的传统艺术在今天都无一例外的面临衰颓的局面。京剧如此,相声如此,黄梅戏亦是如此。别的剧种也不例外。表面看,越剧和京剧的状况似乎要好一些,其实一样——传统艺术的灵魂都已经死翘了。在文ge和改革开放的双重摧残下,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审美没落是一种无奈的必然。

我试着总结一下黄梅戏衰败的几个关键词:

一、自卑。

文化自宫导致没文化,没文化导致极度的自卑,极度自卑导致胡乱创新!安庆本是个很有文化的地方。在文化最没有尊严的时代,这里的老百姓依然有尊师重道,重视教育的传统。但是今天的安庆,人心不古,流氓横行。在我们上高中的那个时代,大部分学校里,痞子是学生的偶像,黑社会是他们的理想。不知现在的状况如何?

黄梅戏自严凤英冤死、马兰隐退之后,人才凋零,一蹶不振。戏曲有戏曲的审美原则和规律。戏曲只能是在继承传统的程式化戏曲语言的基础之上才能考虑新的元素的引进。所有的艺术改革都必须有个度。现在的新戏不伦不类,恶心至极,只是旋律稍像黄梅戏而已。电子配器导致黄梅戏韵味全无。演员唱腔使着劲的比谁唱的甜,谁唱的腻歪!老人们都不愿意看了,何况年轻观众。要腻歪,八十年代我听邓丽君,九十年代我听杨钰莹。今天我听超级女生。我干嘛要听黄梅戏?要新潮,我直接看话剧。戏曲和戏剧本就不是一回事,也有结合的好的,但是人家梅兰芳,茅威涛没有丢掉京剧、越剧的魂。我们愣是将黄梅戏弄成一个不知道是什么玩意的的玩意!总之,这是由于没文化而导致的极度自卑,极度自卑而导致的胡乱学习,结果邯郸学步,自己咋走都忘了!
相声是个好例子,相声都快完了,幸好出了个郭德纲。德云社做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坚持整理挖掘传统的相声段子。人家没有想着一天到晚创新。创个什么新?老祖宗的东西我们连个皮毛都没学会,还创新?笑话!

二、体制。

举国体制都有问题,安徽尤甚。越是落后的地方管的越死!安徽的艺术家纷纷外迁!我是画画的,安徽的画家人才辈出,却都不在省内,都跑到北京、江苏、浙江去了!同理,好的戏曲演员在这里也很难有出头之日!还有她一天到晚没戏唱。要是这都能唱的好,天都黑了!现有体制导致外行领导内行,政治指导艺术!创作迎合政治口号,为改革而改革!那么多唱戏的就没一个明白人?不过他明白又能怎样?各个行业都是如此,天朝上国,历来外行领导内行。想唱好戏,你就单干!依附于政治,死路一条。当然,只是在艺术上死路一条。仕途上,只要你足够不要脸,还是一片光明的。

三、题材。

唱戏就唱才子佳人,怎么了?观众就喜欢这个!没有创新能力没有关系,不能为了创新而去创新,你就把那几出传统的戏做瓷实了,演出来照样精彩。看戏和看电视不一样,电视剧看一遍就不想看了,好的戏你看一百遍也不会厌烦。

我看有网友建议题材要紧扣时代主题,我估计肯定是新闻联播看多了!你唱新农村建设?你怎么填词?填出来你信么?时代主题真的是新农村建设么?

有解决之道么?——也许有!但愿有吧!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