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老板,哪个不晓得哦!民营企业家,办川剧团,亏了几百万元都还在办。”
4月7日下午2时许,锣鼓丝竹声中,由金桥川剧团编排的《铡侄》正在上演。什邡的刘世经坐在剧场右侧第四排,细细欣赏这出折子戏。说起剧团的“何老板”,年过花甲的刘世经不胜唏嘘:“他光顾着办剧团,自己的身体没照顾好,上个月生病去世了,我们很多戏迷都来送过他的。”
“何老板”即德阳金桥川剧团董事长何国权,2012年2月18日14时36分,因病医治无效离世,享年65岁。消息不胫而走,德阳市内外、四川省内外众多文艺界人士,数百名川戏迷纷纷从四面八方赶到剧团驻地广汉市金轮镇包公庙祭奠。除了赠送花圈,戏迷们还以川剧座唱的形式缅怀何国权,持续5天。3月8日是金桥川剧团成立10周年的日子,绵竹数十名戏迷又为剧团送来几十米长的横幅,“振兴川剧,战果辉煌。奋勇前进,神州称强”16个大字,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何国权投身川剧事业10年来的雄心壮志和风雨兼程……
自办剧团,软硬件瞄准一流
参军到北京、回地方工作、和妻子共同创业从简历上看,2002年以前的何国权和川剧并不沾边。而事实上,生活中的何国权对多种戏剧都颇有兴趣,尤其钟爱川剧。在德阳市川剧团原团长周正荣的建议下,作为鑫望压缩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的何国权决定自己出资开办一个川剧团,2002年3月8日,金桥川剧团成立。“说实话,我当时没有想到他会这么积极。”回忆起10年前的情景,周正荣记忆犹新。
事实上,这对于何国权来说,“川剧之路”才刚刚开始。为把剧团办得有声有色,何国权请周正荣“出山”,为剧团的运作出谋划策,同时不惜重金在全省广招英才,一批在全省享有盛誉的著名川剧演员也来助阵当指导老师或艺术顾问,金桥川剧团的人员一度超过50人。购置演出所需的服装、道具、灯光、音响等设备,何国权都以“一流”为标尺,为此甚至远赴北京、上海、河南、陕西等地采购。对于演员,何国权也特别重视,有过从军经历的他很重视这支队伍的日常管理,作息、排练等方面的要求一丝不苟,生活上备加照顾。“演员按月发工资,剧团还要包吃住。”因长期和剧团人员接触,刘世经等川戏迷对此有目共睹。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鑫望公司”经营所得利润,何国权首先会安排在剧团的花费上,有好吃的东西,何国权总是会送给剧团的演员,演出前后的一些体力活,何国权则尽量让公司的员工干。
“公司和剧团都是一家人,员工都应该是兄弟姐妹,但感觉剧团的人是亲妈养的,我们好像是后妈养的。”面对何国权的“偏心”, “鑫望公司”的员工曾这样抱怨。
“他听到这些一笑了之,对我说,他们演戏很辛苦,做的都是文化事业,应该对他们更好些。”何国权的妻子,“鑫望公司”副董事长杜剑光回忆说,丈夫所做的一切都是为让演员专心于事业,保证川剧的质量,经常是宁愿亏自己也不亏演员,为不断提升演员们的水平,他还经常出资带大家到绵阳、成都、遂宁等地观摩。“我们不能搞草台班子、火把剧团(川剧界行话,以“火把一举就有人来,一放下人就散开”寓意松散随意编者注),要搞高水平的,努力靠近专业团队。”剧团创办之初,何国权就和周正荣交了底。最初,剧团所用的道具箱为何国权自己的企业制作,大小规格较随意,箱子外的标注上排为“四川省德阳市鑫望压缩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下排才是“金桥川剧团”原意为公司打广告,后来,何国权就觉得这样不利于川剧的发扬光大,于是又花钱在成都按四川省川剧团等“大单位”的标准重新订作了100余口道具箱,箱体上的字改为一行醒目的“中国·四川德阳金桥川剧团”。“以后有机会出国演出,这些标准尺寸箱子就可以直接上飞机了!”何国权对剧团的人说。
十年金桥,梨园情深众人夸赞
不知不觉中,川剧在何国权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其办公区挂的5块牌子里,川剧团牌子排在第一位,上面的字也是最大。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同时,性格开朗不拘小节、言谈幽默爱交朋友的何国权也清楚川剧当前面临的现实文化多元化发展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更多领域,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下,川剧曾经的辉煌不再。为在困境中求活,何国权尝试对川剧改革创新,将文化艺术性和观赏性有机结合,让川剧更有看头。10年来,金桥川剧团先后在重庆、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等地演出剧目3500余场次,观众人数近100万,还曾参加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开幕式和《同一首歌》等大型演出。剧团新编历史川剧《敦煌王道士》获第八届“映山红”中国民间戏剧节“优秀演出奖”、四川省新剧目展演“优秀演出奖”等多个奖项,新编无场次情景川剧《青铜魂》参加四川省第十二届振兴川剧调演获“优秀演出奖”,获四川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四川省第六届巴蜀文艺奖以及德阳市首届文学艺术奖。2011年11月18日,剧团表演的《佘太君挂帅》获四川省第二届优秀节目社区展演二等奖这是参选的川剧中获得的最高奖项。根据市场的需要,剧团还排演了一些现代剧,与当前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结合起来,收到不错的效果。有感于何国权对重振川剧的执著,在金桥川剧团成立8周年之际,新都、青白江片区川剧爱好者协会特作《金桥赞》作为贺礼:川剧艺术辉煌显,巴蜀文化劲频添。八年坎坷不平路,金桥美名响山川。振兴川剧腾锐气,梨园情深人人赞。笑谈风生夕阳乐,谁人饮水不思源?
“这里的戏演得好,灯光音响乐队在全省民营川剧团里是一流的,我把拍下来的视频传到网上,免费让人看,好多人都喜欢。”4月7日上午,网名“老火车司机”、 68岁的李强带着摄像机、三角架从三台县西坪镇再次赶到包公庙。
不过,和高标准打造演出团队和剧目形影相随的川剧市场不景气的现实一直考验着何国权。没有正规的剧场,没有正规的舞台,观众主要是消费能力有限的中老年人,目前,一场近3小时的演出,门票售价仅为7元……出于“养活自己”等种种因素的考虑,剧团时常辗转多个地方演出。由于演出地点不固定,一些戏迷也有“意见”。“居无定所”的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演员的水平提升,无法静下心来钻研川剧。
壮志凌云,文化春风徐徐来
“一个国家要真正繁荣富强,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川剧有其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未来肯定有前途,只是迟早的事。繁荣川剧,是实事、好事,我们要坚持。”何国权时常向妻子表明自己的看法。 “因入不敷出,每个月都要从加气站的利润里拿出三四万元给演员发工资。我算过账,这10年,我们在剧团上的各种投入已有上千万元,可以新开3个加气站。我和他一起创业,我了解他,他一心想着要把川剧搞好,如果我都不支持他,就没有人支持他了。”杜剑光说。事实上,杜剑光也经常和剧团外出,每次听到戏迷说“我们10多年都没有看到这么好的川剧,感谢你们”这些话语,看到大家对剧团的尊敬,也很感动、欣慰。对于这些,何国权则说:“观众的评价是无价的,证明我们的选择是对的。”因为有“坚持”这个韧劲,因为深信选择的正确,何国权曾两次在重病初愈后张罗“散伙”的剧团重新走入正轨。
2011年10月中旬后,随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及《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出台以及四川省、德阳市相关会议的举行和有关文件的出台,何国权特别兴奋。看着媒体的有关报道,杜剑光高兴地对何国权说:“振兴川剧的大好时光来了,你要苦出头了。”此时,因为身患脑梗阻,何国权几乎没有什么书写能力,但却在妻子的协助下完成了金桥川剧团近10年来的工作总结和未来发展规划,细述川剧摆脱不景气现状、加强队伍建设、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建议,“继承、创新、发展、奋进”等主旨贯穿其中。
与此同时,何国权又开始筹划剧团成立10周年的庆祝活动,然而,这个计划最终未能实施。2012年2月10日晚,何国权坐在家里的沙发上“沉睡”过去……2月18日14时36分,医院确认何国权因病医治无效离世……
“今天早上,我看到电视里那些唱戏的小朋友,感觉特别可爱,看得出他们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这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后继有人。”4月7日上午,坐在包公庙内剧场后面的椅子上,听着演员们咿咿呀呀吊嗓子的声音,杜剑光深有感触。何国权离世后,金桥川剧团没有散,演出的安排也作了新调整:逢单在金轮镇包公庙演出,逢双则到南丰镇演出。“经过10年的打拼,金桥川剧团已经是一个品牌了,不管有多难,我都要支持着把何老板没做完的事继续下去。现在各级对文化事业更重视了,我们的演员也开始紧俏了,希望各级政府给我们大力支持,为演员们创造好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待遇,为德阳留住人才。”杜剑光说。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