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戏曲 >川剧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林素筠今年80岁,一个铁杆川剧爱好者,铁杆到把自己的退休工资和积蓄全部花在了办川剧表演上。

几十年来,用她自己的话说“川剧园子一直都在亏”。最近,她的戏园子搬了“新家”,支持她的人也越来越多,除了从外地过来演出的川剧演员,还有一帮说起她就竖起大拇指的川剧票友,和无数帮助过她的好心人。

80岁婆婆办川剧院30年 只为老人也能听上“演唱会”

记者见到林素筠时,她正乐呵呵地把写着今日剧目的黑板搬下楼,笑起来时满脸的皱纹,但说起话来却声音洪亮。

林素筠是崔家店路陈家花园里川剧园的老板,半年前,她独立经营了十余年的川剧院拆迁,她花2万多元承包下了这家近千平米的地方。今天不是周末,但天气好,下午2点,来看戏的票友大约有50多位,每人交8元的茶钱,就准备将一下午浸在吹拉弹唱的戏曲时光中。

提起这个室内的戏院,林素筠毫不掩饰她的自豪:“你们看,外面虽然环境差了点,里面还是弄得多好的,有厕所,还有空调。”只见戏院里摆了100多张旧椅子,正对着大戏台。10余个演员工正在忙着化妆。

为何80岁了还要经营戏园子?林婆婆笑说:“年轻人听演唱会,有的老人不爱打麻将,不会唱歌跳舞,就好川剧这口,我就想给他们提供一个方便,我也整个品牌!”

林婆婆铁杆粉丝 力挺民间川剧院

下午1点半,陆陆续续来了三十多位川剧迷,年轻的60来岁,年老的90岁。林婆婆开始忙着“卖票”。

70岁的邓至富是林婆婆戏园子的铁杆粉丝,每天必到。 “小时候为了看戏,回去挨打也觉得享受!”邓至富说起川剧便有些痛心:“现在的年轻人就喜欢听李宇春,川剧只有我们这些老人才听得懂咯!剧场票价太贵,电视台的川剧节目取消了,没地方看。”

每到周末,成都的名角就会免费助阵林婆婆的戏园子。林婆婆的铁杆“粉丝”谢大爷今年90多岁了,他说:“有一次还有重庆的川剧演员来助唱。林婆婆纯粹是为我们老年人服务,成都已经很难找到这种便宜、空气又好、唱得又好的戏园了。”

上个月,重庆的一名50多岁的老人骑车自行车来到林婆婆的戏园子,足足听了1周的戏。看到这么多铁杆粉丝和前来帮忙的朋友,林婆婆又说起了自己的口头禅:“黑暗将会过去,曙光将来到!”

坚持做“亏本”生意 退休金支持

和许多老人一样,林婆婆从小就跟着大人看川剧,45岁退休后,她用卖报纸打工的钱资助川剧。她十多年没买过衣服,几乎所有的积蓄都花在了川剧上:“我做这个不是为钱,一个月少亏点我都高兴”。

今天,林婆婆生意不错,50余名观众,她能收到400多元。但据林婆婆说,川剧园子的10个演员都是她以前看戏时献花的偶像,有人情在,因此每个月只向他们支付800元的工资,加上每月2千元的场地租用费以及900元道具茶叶等费用,这个戏园子每月花费在1万元左右,半年来,她几乎月月亏本,每个月2千多元的退休金全花在了上面。
对于这门“亏本”生意,林婆婆的5个儿女之前一直反对。但乐观的林婆婆对自己的戏园子只有一个要求:少亏点就好,风雨不停,只要有观众就演出。

不准备选接班人 振兴川剧决心至死方休

兰君是下午将上演的《杨八姐游春》的主角之一,当初就是看婆婆做得辛苦才来帮忙的。她和丈夫向友方一直拿着每月不到800元的工资,帮林婆婆唱戏,顺便干些杂活,两口子平时叫林婆婆“林妈”。向友方说:“林妈年纪大了,做川剧一直在亏钱,但从没拖欠过任何一个人的工资。我很尊敬她,但也心痛。”

问及是否要从这些年轻人中选出“接班人”,林婆婆顿时沉默了。据了解,几年前,林婆婆曾选过一位“接班人”,但年轻人经营了不到1个月,就想用6万块钱把戏园子卖掉。伤透心的林婆婆说:“不打算再找接班人了。”

戏院的墙上挂着这样一副对联“人人戏台,可演千古传奇;声声锣鼓,可调百万雄兵”彻底道出了川剧的魅力。林婆婆已经80岁,这个戏院还能办多久?对此,林婆婆说她不允许自己生病:“哈哈,谁愿意做亏本生意呢?我只有尽量不死嘛。”对川剧的热爱几乎渗透了她整个生命,只要她还活着,就会把这间简陋的川剧园子好好办下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