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是沪剧主要的发源地,新中国成立之前松江曾是繁盛一时的沪剧大码头。”12月16日上午,松江区委宣传部理论科科长周平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周平是多年的老戏迷,出于对沪剧的热爱,他近年来悉心收集关于沪剧在松江发展的史料文献。原本为了与戏友交流,随意写写而开设的博客“西乡调茅屋”不想成了“松江沪剧”发声的一个平台,获得了许多戏迷的热捧。“自1972年松江沪剧团解散以后,松江就没有沪剧团了,沪剧发展也渐渐不景气。据我的观察,新世纪后沪剧重新在松江民间开始升温自2005年起,虽始终没有形成专业的区级沪剧团,但民间活跃着约30多个沪剧沙龙。这些沙龙定期排练,互相切磋,开展得如火如荼。而今年沪剧在松江势头特别火,不知道这个昔日的大码头何时能再度繁荣起来。”聊到沪剧在松江的未来,周平眉宇间透出一丝隐忧。而翻读他的博文不难看出,这种隐忧已使他从戏迷角色跳脱成了有着强烈自觉意识的沪剧文化人,骨子里的坚守变得从容不迫。
沪剧名家来家门口说戏
对于松江戏迷来说,今年脑海里停留的美好画面可能太多了。为纪念松江建县1260周年,今年区委宣传部主办了东方讲坛“沪剧•松江”文化寻根系列讲座。“这几期讲座都是精心设置安排的,首场主讲者是国家一级演员、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她以《“露香”话说〈露香女〉》为题,讲述松江与沪剧之间的文化情缘。第二讲是上海沪剧院原艺术室主任褚伯承讲述《早期沪剧中的松江戏》;第三讲是沪剧施派创始人施春轩之子——施小轩讲述《施家班与松江》。之后还有国家一级演员,宝山沪剧团团长华雯主讲《华家三代沪剧缘》;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主任、教授、博导陆军主讲《我与沪剧》,以及由我作为松江区文联理事主讲的《“滩簧码头”沪剧再繁荣》。”周平说。
10月29日,出生于叶榭镇张泽村的“全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宝山沪剧团团长华雯来到岳阳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讲述华家三代与沪剧的故事。安排在下午开讲的讲座,上午10点多就有人来会场抢座了。到了讲座正式开始的时候,连走道上都挤满了人。第一次这么近见到名家,“ 我们戏迷就像过年一样。”走道口,一位老阿姨兴奋地说。有的戏迷还带了录像设备,录下讲座带回家反复地看。几位“老张泽”、华雯母亲当年的小姐妹,在《松江报》上看到讲座的消息,也特意来到会场。讲座结束后,她们请华雯代为问候她妈妈,并索要她妈妈的电话。华雯拉着她们的手,依依不舍。在一旁,戏迷们围拢来等着签名留念,排在前面获得签名的戏迷举着小本子跟儿时得了奖状一样开心。
连续举办的几场讲座场场爆满,这套精神大餐着实让戏迷们过足了瘾。在区文化馆举办的讲座上,时间安排在下午一点多,但是,家住车墩镇的一位80多岁的老先生早早就来到文化馆,他告诉工作人员,自己是看到《松江报》上登出的讲座广告后,辗转了多路公交车过来的。由于他年纪大了耳朵不大好,想早点过来找个靠前排的座位听听。
蓝天沙龙全年演戏31场
12月17日下午,记者来到蓝天一村。绕过一座小桥,冬日的阳光穿过寒冷的空气,照在身上显得格外温暖。走到小桥尽头,沪剧弹唱的声音便响在耳边了。进入老年活动室,沙龙的表演已经开始。一位头戴毡帽、浓眉大眼的老师正在台上和着琴声而唱。
听说平凡老师已年近五旬,但乍一见面还是让记者吃了一惊,五官和精气神儿让人顿感:有着精神追求的人果然面貌不同。沙龙有十几个队员,大家一见面“曹老师!”“何老师!”互称老师叫得格外亲切。三言两语寒暄后就静静落座。几分钟后,一段沪剧《弹吉他的姑娘》唱开了,舞台并不华丽,演员们也没有更换戏服,还是穿着冬日最寻常的羽绒服,可是记者发现,前一秒还在与记者浅笑闲聊的平凡,一上台一张嘴就入了戏。呜咽的颤音,绕指柔的唱腔,将一段知青的凄美爱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几分钟后下台,又换成一张最亲切和顺不过的面容,笑容让人如沐春风。坐在前排的曹老师这会儿已把手中的敲板(俗称“老郎”)转给其他人了,可是手却并没闲着,还在膝盖上打节奏呢,嘴里也是念念有词。“我小时候就爱听沪剧,这两年才开始唱。”注意到记者在看她,曹老师扭过头笑着说。坐在记者身边的朱老师讲起了自己的一个故事:“有一次从松江开车去浦东机场,我一路上边开车边唱沪剧,快到机场时我唱出上一句,没想到女儿把下句准确地接了下去,呵呵。女儿听我唱听得多了,她现在也会唱几句沪剧了。”
在观众席一角,戏迷杨兴龙正在反复读着刚刚创作完的剧本:“老太婆活到六十几,从前只有一只缝纫机。如今生活过得好,增添新式六样机:电脑计算机、数码照相机、家用健身器,食品榨汁机、太阳能热水器,还有冷暖空调机。啊灵啊,啊莲花落呀……”杨兴龙巧用贴近群众生活的“新六样机”反映松江群众生活的变迁。“用群众熟悉的方式来歌唱群众的生活。”杨兴龙告诉记者,沪剧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关注现实生活,使用的是本地方言演唱,与群众的心贴得紧。“今年我们沙龙由慈善基金会组织到松江各敬老院、福利院、阳光之家义务演出18场,百姓戏台演出8场,参加社区演出5场,总共表演了31场。每到一处,戏迷们都很热情。平时每周六下午,我们就像今天一样排练排练,大家都是从荣乐、开元等小区赶过来的。”杨兴龙说。
新浜沪剧沙龙外出送戏
刚从浙江回来的新浜沪剧沙龙负责人张队长对上个月在嘉善县姚庄镇的演出记忆犹新:其中一场戏,有四五千人前来观看。站在台上,只看到台下人山人海,人流一浪一浪向舞台聚拢。“我们在浙江、青浦区朱家角等周边地区送戏有七、八年了,每年都会接到其他地方的邀请,希望我们去演出。今年从上个月14日开始,一直表演到20日,每天两场,我们20多个人忙得不可开交。来看戏的人很多,几乎场场爆满,嘉兴电视台还专门作了报道。……以前我们都是在新浜演,或者在松江其他街镇表演,后来我觉得我们应该主动走出去,因为沪剧是有着地方特色的戏种,我们唱着沪剧走出去也可以宣传松江,让更多的人了解松江的历史文化。”有了想法后,张队长就带着队友们展开行动,一坚持就七、八年了,如今在浙江一些送过戏的地方,还有了一些名气。“出去的机会多了,我也常为松江沪剧的传承感到担心。我们在浙江演出时,由于唱的基本上是松江方言,可能听起来会有些障碍。但是我发现来看戏的年轻人很多,很多家长还带着小孩子来看。可是我在松江演出时,观众几乎都是40岁以上年龄段的人,年轻观众很少见。除了观众外,沪剧人才也十分缺乏,松江有30多个沪剧沙龙,我们也经常互相换地演出,但是常常是从这个镇换到那个镇,换来换去看到的都是老面孔,时间长了就觉得还是一群熟人在互相表演、互相观看。现在会唱沪剧的年龄都偏大,如果年轻一代不会的话,过几年,十几年,不知道沪剧会不会断代呢?!”
沪剧复兴之路任重道远
滩簧码头的复兴,松江沪剧的发展,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沪剧传承后继无人表现最突出,影响也最深远。”周平表示。
“事实上,一些兄弟区在这上面已让我们汗颜了。普陀的东新中学、洛川学校,长宁的新泾中学,闵行的华漕中心小学和嘉定的清水路小学等,常年开设沪剧班,寓德育、智育教育于美育之中,积极打造沪剧特色教育;还与专业沪剧院(团)联手合作,不懈努力,培养了一大批沪剧小戏迷,并且让这些娃娃由不会到会,由会到精,有的还成了专业的沪剧学员和演员,目前已在沪剧舞台上颇有名气的青年演员王丽君、赵隽晴(赵玥),以及青年团中的赵海东、葛聪聪等就是。我们已将顾绣、丝网版画、草龙舞引进了校园,我们何时也能把沪剧引入校园?”周平说,“培养接班人首先是培养观众。爷爷奶奶们在看戏时不妨把孙辈们带上,让他们从小熏陶感受一下沪剧。”
还有戏迷感慨:听说沪剧在多媒体的舞台上,“加入现代元素后,会有新的观感。不知我们松江何时能有一家区级的大剧院,让老百姓能够满足这方面的需求?”一位网名为“滩簧人”的网友认为,在如今多元文化充斥的大上海背景下,我们习惯了接受外来的文化,比如年轻人看美剧,穿韩式服装等。在跨文化的交流中,诚然我们收获了更多的知识,有了更大范围的见识。但是我们是不是也在一天天迷失自身呢?我们自己的文化在哪儿?越来越多的小孩子不会说沪语,现在沪语已经开始引起社会的重视,那么我们本土的沪剧呢?我们是不是需要点文化自觉意识来坚守传统,发展地方传统文化?还有网民呼吁,松江是该到了呼唤沪剧名家的时候了!只有拥有当代名家,才能传承培养出下一代名家,松江滩簧码头才能重现昔日的繁华。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