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沪剧在上海一直是大家非常喜爱的地方戏曲

沪剧是上海市民最喜欢的戏剧样式,日前文汇报报载,闵行区每年组织的政府购买服务文艺演出,最受欢迎的当数沪剧。在闵行区马桥镇元吉居委活动室,每周五沪剧班开课坐满了村民,谁都想占个好位子来学沪剧。

不仅仅是马桥镇,在上海郊区,沪剧一直是大家非常喜爱的地方戏曲,那些《大雷雨》、《罗汉钱》、《芦荡火种》、《胭脂扣》、《庵堂相会》的曾经扮演者,沪剧《燕燕作媒》、《借黄糠》、《金丝鸟》等经典唱段,都是脍炙人口、耳熟能详,中年人几乎人人能唱上一二段。沪剧作为上海土生土长的戏曲,唱的是乡音,村民感觉亲切,马桥镇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与当时的上海沪剧三团“结亲家”,沪剧名家经常来镇上演出,这种传统至今延续,村民不但喜欢听,还喜欢唱,哼几句沪剧是他们的娱乐,有的农村老太太已经80多岁,大字不识一个,却能整段整段唱沪剧。

沪剧作为上海本地的原创戏曲,之所以得到市郊农民喜欢,就是运用上海方言特点创作唱段,表演老百姓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故事,沪剧能赢得观众,靠的是浓郁的上海本土生活气息,沪语糯雅的唱腔,独具特色的地方语调,对周围生活的细心观察与艺术表现,特别是沪剧中经典的唱段、名家的流派唱腔,深深镌刻在农村广大沪剧爱好者的心中,大家记住老一辈沪剧演员石筱英细腻柔和的唱腔、丁是娥华丽跌宕的唱段、杨飞飞的深厚底蕴、中青年沪剧演员马莉莉、陈瑜的表演功力,新时期茅善玉温润甜糯的音色;让沪剧爱好者也因此一直记住沪剧表演中的情节和故事、优美的唱腔唱段、歌舞表演的美妙时尚,所以沪剧成为郊区农民最爱好的一种艺术样式、快乐的精神享受。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沪剧,曾经创造辉煌的演出效果,形成众多唱腔独特的流派,但是到90年代中后期,在多元文化和市场浪潮的冲击下,沪剧专业院团一个个解散,只剩上海沪剧院、宝山沪剧团、长宁沪剧团几支不多的剧团,尽管还有几支民营的沪剧剧团作为补充,但要满足市郊几百万农民的业余爱好,还远远不够。

农民期待沪剧更多的“下乡入村”,就是希望能够在家门口看到专业沪剧剧团的演出,欣赏到沪剧表演的精彩唱段,在丰富自己文化生活的同时,指导农村沪剧爱好者平时的沪剧表演,创作反映农村生活的沪剧表演剧目。

同样上海沪剧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市郊大地的方言滋养和生活素材,过去上海沪剧艺术成功的艺术家,都是贴近上海郊区农村实际,努力借鉴各种戏曲的特点,才创作出自己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

换言之,沪剧创作要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必须深入生活,把根基牢牢扎根于上海郊区这片火热的土地。上海沪剧院上个世纪曾经有和郊区马桥、马陆两个镇结缘的传统,定期到上海郊区巡回演出,经常到基层乡镇民间采风的优良传统,如今在快节奏的信息化多元化网络时代,沪剧观众的欣赏口味也在不断变化,要紧扣时代脉搏,创作反映海派艺术新的沪剧成功文本,拓展舞台表演的空间,丰富沪剧艺术的表演手段,锻造出若干精彩唱段,为沪剧舞台注入清新活力,就更加需要深入到飞速发展变化的区县农村中去,汲取创作的养分,了解现代各类观众的口味,年轻沪剧观众的喜好,认真倾听农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故事,创作更多反映都市农村的新作品新剧目,这才是沪剧繁荣发展的根本方向和创作源泉。

沪剧演员华雯带领的宝山沪剧团,每年定期到农村田间地头演出,看到农村观众对沪剧的喜爱,大家再也离不开这些田头舞台。华雯从她创作的农村城镇化题材沪剧《宝华春秋》中找到信心,认为沪剧不一定非演鸳鸯蝴蝶派的苦情戏,只要是弘扬人性中的真善美,挖掘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现代沪剧一定大有市场。上海郊区6000多平方公里,是繁荣发展沪剧艺术样式庞大的市场空间,沪剧演出多下乡、常下乡,就要深入到农村乡乡镇镇的文化活动室、田头村落、村宅企业,贴近农民实际演出,贴近农村生活创作采风,挖掘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发生的故事,一定能够吸取上海本土方言的独特韵味,与时俱进的锤炼沪剧的唱腔表演,使沪剧这个上海的文化名片,代表上海地方戏曲的宝贵的非遗项目,在新的条件下得到越来越多的农村沪剧观众,赢得更好的市场效应。

扶持沪剧发展,既有在都市剧场演出,更要辐射上海广大的农村地区,满足郊区几百万农民兄弟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当中需要政府文化惠民政策的推动和帮助,定点演出场所的落实,配套的经费补贴,购买服务的规模增长效应,才能够把这件文化实事办实、公共文化服务的好事做漂亮。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