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沪剧院的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上海市人民沪剧团和1973年1月爱华沪剧团(大部分)并入组建的上海沪剧团基础上而成立的,至今已有60年了。忆往事当初我进入人民沪剧团,还是一个不懂沪剧,只会唱歌的学生,被招入戏曲学校成为一名学沪剧的学生。在那里使我熟悉、了解、学习了沪剧,成长于沪剧,命运将它成为我终身的事业和追求,经历了沪剧事业的发展过程。当年不满百人的剧团,今天已成为规模俱全,人才济济,艺术氛围浓厚的上海沪剧院。
60年的历程见证了一个年轻剧种的成长发展,从滩簧时的对子戏到幕表戏——引进文明戏(号称为通俗话剧)遂为当时上海众多市民所熟悉。但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十里洋场,沪剧剧目又往往沾染了较重的小市民习气,尚浮滑而欠质朴,喜花哨而少厚实,爱翻花样而缺艺术修养,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影响剧种的提高和进步。
40年代上海沪剧社,首先建立了有固定剧本的编导制,他们按话剧结构编导剧目,导演主要靠演员的经验和魅力,虽然有部分硬片布景和一些音乐成分,但由于受强势演员的局限多及本身剧种存在的局限性,流于自然主义、拿来主义,只以唱为主体缺乏整体感、表现力,形成不了自己的特长和手段。
新中国成立后,沪剧与其他剧种一样获得了新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导演的地位也因剧目繁荣,二度创作要求而提高,认识到导演对剧种、剧团的重要,为提高剧种艺术表现力,邀请了著名电影、话剧导演张骏祥、朱端钧、应云卫、杨村彬、凌琯如等加盟指导。使沪剧的综合艺术跃上新的台阶,他们从理论,表演和驾驭剧本人物、主题给沪剧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导演在二度创作上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使沪剧艺术既不同于古老戏曲“铜鼓经”和程式化的表演,也不同于话剧导演心中只有人物的贯穿动作和总的动作线,以完成其总体构思表演艺术,而从沪剧特有的优美唱腔音乐和节奏的变换成为戏曲化的生活。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依托于戏曲的戏曲化生活,以现实生活与沪剧艺术合拍的舞台形象。
在艺术创作的规范中,1958年,杨文龙、蓝流导演在排“母亲”一剧中,率先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奥赛罗”导演计划手法来阐述剧本人物,同时要求演员自写式口述角色,这是在上海市人民沪剧团创作剧目中第一次学习怎样理解创作人物,这个开头一直沿用到今天,为以后的创作规律走向成熟创造了典范。在他们的工作中作曲、舞美、服装、道具、音响等综合艺术,也逐渐明确方向,在协调各艺术部门中树立了导演统筹作用,从此在剧团形成了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百花争艳的局面,大量优秀剧目和人才脱颖而出。
十日谈
沪剧春秋
沪剧的唱法和配乐都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创新。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