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洪非,(1923--2007.7.29)男,1923年出生于安徽省望江县古雷池北岸的一个小渔村。父亲粗通文字、能读唱本讲故事,陆洪非自幼受其影响,爱听其戏文爱收集民歌。抗日战争期间,高中毕业,抗战胜利后先后在芜湖、合肥、安庆做报纸的记者和编辑工作。解放前夕于中学从教。1951年在安庆行署文联、文教局工作。1952年代表安庆参加暑期艺人训练班,年底调入省文化局创作组。1953年初开始对黄梅戏传统剧目《天仙配》进行整理改编,由新建立不久的省黄梅戏剧团排练于十月一日首演,在1954年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后获剧本奖。陆洪非为《天仙配》殚精竭虑,多次修改,使之成为黄梅戏艺术之精品,为我团之剧目建设作出重要贡献。1959年又奉命在安徽省第二届戏曲会演安庆代表团演出的《女驸马》剧本基础上进行再改编,经我团排演后又取得巨大成功。1963年陆洪非又与金芝、完艺舟、岑范合作创作了电影《牛郎织女》,此外还改编过《告粮官》、《砂子岗》、《春香闹学》、《年轻的一代》、《电闪雷鸣》,创作过《宝英传》、《焦裕禄之歌》等剧目。
陆洪非于1979年调入省艺术研究所,担任《中国戏曲志•安徽卷》编委会副主编,耗数年心血撰写了四万余字的《综述》是其毕生理论研究之珍贵成果。他所编著的《黄梅戏源流》一书,以详尽的史实系统而翔实地阐述黄梅戏的起源、流传、发展的历史。陆洪非1987年被评为国家一级编剧,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