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书坛的种种乱象,可谓人人皆知,究其根源,恐与在当今中国书坛没有书法客观、科学、量化的评判标准有直接的关系。中国书法品评网站长、中国书法评判标准创建人、陕西省书协理事王根权先生认为,中国书坛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已成为影响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为此,他执著地呼吁建立中国书法评判的"国家标准"。在笔者看来,不仅书法界急需这一标准,书法收藏者、经营者急需这一标准,广大书法爱好者、书法习练者同样需要这一标准。敢问中国书法评判的"国家标准"是什么?答曰:是书坛"拨乱反正"的利器。因为书坛只有拨乱反正,书法艺术才能沿着正确轨道发展,书法文化产业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有益于一个地区、一个省份乃至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创建中国书法评判标准的思路和方法
1.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失败的启示
中国历史上以文取士的历史漫长而悠久,科举考试制度从隋朝创立开始一直沿用到清末。科举考试的考题就是作文,人们都知道一篇文章定终身。科举考试中的作文是怎样评卷的?考生们的名次又是怎样排的?大家从一些文学作品和戏剧中可知其大概,考官完全是凭自己对考生作文的认可程度打分排名次的。而作文评判,是没有具体标准的,是考官凭个人感觉评判的,他要说说,就能说出一千条好的理由,你说他评判的不对,他也能说出一千条评判的对的理由,并且“话语权”在考官手里。任凭有意见,统统都白搭。
有一个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