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为中国五大戏种。黄梅戏起源于黄梅,用安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
谈到黄梅戏,就不得不提到一位重要的人物——邢秀娘。邢绣娘,生于黄梅县孔垄镇邢大墩,清乾隆黄梅县人氏,自幼酷爱唱黄梅调。她在前人基础上,苦心钻研黄梅戏的演唱技艺,组建戏班邢家班,将黄梅采茶小戏,推进成高台大戏,并一路唱到京城。她是清乾隆年间鄂赣皖三省黄梅戏代表人物,也是黄梅戏从民间小戏发展成高台大戏的奠基人,乾隆皇帝曾御赐为“黄梅名伶”。邢绣娘广收徒弟,悉心传授,黄梅戏得以蓬勃发展,邢绣娘也成为黄梅戏的第一代创派宗师。但是邢绣娘不满足于小成,在邢家班如日中天之际,她竟然解散了戏班,要徒弟们分散到皖、鄂、赣各省去组建自己的戏班,她要让黄梅戏有更大的发展。
现在很多人都以为黄梅戏是安徽的戏种,作为一个黄梅人,我感到很遗憾。为什么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却在安徽发展的很好呢?一方面,黄梅县与安徽省安庆市距离很近,各方面的来往较多,“黄梅调”这种小戏中的一个支派逐渐东移,受到了安徽安庆人民的喜爱,在此地区形成了气候,而安庆曾经做过178年安徽省的省府,现在依然是皖西南的中心城市,有大量的群众基础,黄梅戏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另一方面,黄梅县只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小县城,地区小,经济发展落后,群众基础薄弱,洪灾频繁,所以尽管黄梅戏起源于此,也难以得到大规模长久的发展。
不论黄梅戏在哪儿发展,只要它发展得好,作为黄梅戏故乡的一员,我也会感到欣慰,因为我热爱黄梅戏。黄梅戏艺术既不象昆曲那样典雅精细,又不象京剧那样程式规范,表演淳朴自然。富有生活情趣,不论扮演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神仙皇帝还是凡夫俗子,都不受严格的程式技术束缚,表演总是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细致八微地刻画人物性格,竭力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注重情感表达的平民化,因而演出充满了人情味,如《天仙配》中七仙女的表演,就难用单一的青衣或者花旦行当来规范,“鹊桥”中她是端庄聪慧的仙女,“路遇”中她是调皮任性的村姑,在与董永的“三挡两撞”及抢包裹、雨伞的一系列表演中,已毫无仙女的典雅娇媚之态。而表现了淳朴、直率的山野情趣。再如《女驸马》中冯素贞的表演,也超出了闺门旦行当的规范,在《状元府》一场中,她头戴纱帽,身着官衣,足登高底靴,边唱边舞,生、旦身段交替使用,充分展示了冯素贞得中状元后喜出望外的兴奋心情。黄梅戏这种朴实自然的生活化、性格化表演,在一些次要角色的表演中更为突出。如《天仙配》中大姐的表演就很生活化,风趣诙谐,富有人情味。“路遇”一场中的土地更是小角色,表演却十分生动,在给七仙女和董永评理时,用豌豆、绿豆、芝麻来比喻理大理小,形象生动,既表现了土地诙谐幽默的性格,又富有浓郁的泥土气息,使戏生色不少。
黄梅人都爱听黄梅戏,尤其是在农村。农闲的时候,男女老少晚上就喜欢聚在一起看黄梅戏,很有气氛。还记得小时候由于有线电视不发达,能看的电视台很少。于是左领右舍只要谁家有DVD播放机,晚上他家就会坐满了人,津津有味地看黄梅戏。他们看的戏都不是一般的戏,而都是名角的戏,像严凤英、王少舫、马兰、黄宗毅、汪静、吴亚玲、韩再芬、黄新德等,演唱的黄梅戏都是经典之作,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女附马》 、《牛郎织女》、《天仙配》、《打猪草》、《五女拜寿》、《孟丽君》等等,人们百看不厌。现在经济状况变好了,家家都安装有线电视了,不论何时,打开电视,调到黄梅台,就能听到悦耳的黄梅戏了。闲的时候,人们依然喜欢聚在一起看黄梅戏。这还不够反映人们对黄梅戏的热爱,去年寒假回家,看到村里的老人们手上都拿着一个像收音机一样的东西,里面唱的是黄梅戏,老人们陶醉在这悠扬动听的调中。在家的时候,他们把它别在裤腰带上;出门干活的时候,他们也爱不释手,边听边干活。爷爷也说想要一个,随时随地可以听戏,我就给他买了一个,很便宜,爷爷高兴得不行了。我想,农民们用最纯朴的方式表达对家乡戏的热爱,我们应该大力支持。
黄梅戏在民间的流传形式近年来日渐丰富。这几年寒假回家走亲访友的时候,在很多村子里都能看到一群戏班子,他们样貌一般,唱功也与那些名角相差甚远,但他们却以最简单朴素的方式传唱着黄梅戏。他们在农村选一块人口稍微集中的平地,搭一个简陋的舞台,化点淡状,穿上简单的戏服,在阳光明媚的时候便开唱。观看的人很多,男女老少都有。我想,也只有在冬天,在农业生产不忙的时候,在许多农民工都返乡了的时候,这些戏班子才能一展身手。
黄梅戏丰富了家乡人的生活,在观赏黄梅戏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人性的真善美,假丑恶最后都会得到揭发和惩罚。我们热爱黄梅戏,祝愿她发展得越来越好。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