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宾市公布了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入选项目共17项。其中,叙泸河川剧艺术、民歌《槐花几时开》、宜宾川红工夫红茶制作技艺、小吃眉毛酥制作技艺、王家白酒传统酿造技艺、关河号子等均有入围。
这17项非遗项目有的曾盛极一时,拥有一段辉煌岁月后逐渐没落,承载老宜宾人的一段记忆;有的仍活跃在市民的生活里,或在杯盏中,或在山野乡间的歌声里。
川剧“叙泸河”
“叙泸河”川剧艺术,是川剧在四川南部岷江、金沙江、长江流域一带扩展传播的一支重要艺术流源。它形成于清初并风行川南,影响毗邻宜宾的滇黔地区,光绪初年(公元1875年)宜宾的“隆盛班”是其形成的主要标志。
“叙泸河”川剧艺术有着以演高腔戏见长,以“邦、打、唱”出彩,以“演人不演行”的表演著称的艺术特征,是川剧艺苑中一株奇葩。
长宁“车车灯”
长宁“车车灯”是流传于川南地域的一种民间说唱表演形式,已有数百年历史。“车车灯”表演通常由一名“车芯”,两名或四名逗车人担任,另由打击乐队(类似川剧打击乐)、吹奏者、邦腔人配合完成,说唱内容以传情叙事为主,颂扬型居多。一般八句为一段,要求句句押韵,朗朗上口,句型五、七、十字不等。
珙县镂印版画
珙县镂印版画是流传于珙县民间的手工艺画种,其表现内容有人物、动物、山水、树木、花卉等。主要用于水陆道场画、门神、窗花、门帘及其他装饰等。镂印版画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主题鲜明,造型质朴,色彩艳丽,对比强烈,生活气息浓郁。在各类民俗活动、婚庆、丧葬、家庭装饰等方面经常涉及。
关河号子
关河号子是流传于宜宾县横江镇辖区水域内船工劳作时演唱的号子,是在古老的木船航运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民间演唱形式。关河号子是宜宾历代船工原始劳动方式的写照,更是历史文化名城宜宾水上运输久远历史的见证,客观上起到了南丝绸之路水运输史和研究秦“五尺道”上川滇风情的活化石作用。
“德盛福”、“元兴和”
蒸馏酒
“德盛福”、“元兴和”在宜宾酿酒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德盛福”、“元兴和”酒窖系2012年7月四川省政府公布的全省文物保护单位。“德盛福”糟坊位于宜宾市下走马街,创建人叶德胜。“元兴和”糟坊与“德盛福”一墙之隔,创建人赵元兴。这两个糟坊的老酒窖就在原址。在原址上恢复生产,其传统酿酒技艺的继承和发扬对于发展宜宾酿酒业具有重要意义。
王家白酒
王家白酒酿造技艺体现了酒都宜宾白酒酿造技艺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王家白酒是小曲酒,诞生于清代中期。小曲酒在宜宾民间,特别是广大农村仍有较大的市场,受到农村消费者的欢迎。
永乐古窖酒
永乐古窖酒传统酿造技艺在中国白酒酿造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11年4月省考古研究院对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糟坊头考古的结论是:“糟坊头遗址是迄今为止四川第一次发掘出使用年代最早、最单纯、要素最全的酿酒遗址,将宜宾红楼梦村的酿酒史延伸到明代,丰富了四川白酒的内涵、厚重了四川酿酒的历史,强化了四川白酒’甲天下’的地位,为四川省打造白酒金三角贡献了巨大的文化推力。”2012年11月国家文物局公布红楼梦糟坊头老作坊进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2012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糟坊头明代酿酒作坊遗址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苗族花山节
苗族花山节(又称踩花山),是西南地区苗族同胞的一个盛大传统节日,在四川筠连县境内高坪、联合、蒿坝、团林等苗族乡镇世代盛行。在花山节上,苗族人祭祀祖先、祈祷丰年,团聚族人、男女交友,热闹非凡。
川南苗族手毽
“川南苗族手毽”是川南苗族民间广泛流传的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源于唐宋,世代流传,以苗族人稻田农耕、抛接秧苗的劳动的场景为活动启蒙原型。作为原始抛接物的“秧苗”,已在世代传承中被苗家人改造成由毽托、毽柄、雄鸡(野鸡)翅毛构成的“手毽”,极具苗族民间手工艺术特色。
筠连民歌
筠连民歌传唱历史悠久,以宫、商、徵、羽调式为主,其优美动听的旋律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和专家们的关注。《绣荷包》、《高山顶上栽泡桐》、《苏麻草儿颠倒颠》为筠连民歌的代表作。五十年代初期,以上三首歌曲经筠连民歌手詹亚琴、郝崇香等的演唱,曾广为流传全国,为川南民歌在全国争得了一席之地。
宜宾民歌《槐花几时开》
《槐花几时开》是宜宾民歌中的经典之作,形成年代久远,清光绪年间刻本《四川山歌》中就载有此歌词。《槐花几时开》的曲调主要出自流传于宜宾地区一种被称为“神歌”的山歌歌腔。《槐花几时开》现今此歌谱的形式固定焉公开出版,演唱、播放的版本实际产生于1950年下半年,是在从宜宾到屏山的船上,由喻祖云哼唱,李舒联记谱留下来的。
高县“落魂腔”
“落魂腔”是流传于高县、筠连一带的形式自由、即兴演唱的一种抒情性极强、旋律优美绵长的用于插秧、薅秧时的劳动歌曲,或者干脆称之为薅秧歌。之所以称之为“落魂腔”,是因唱起来旋律优美绵长,可尽情地抒发心中的真情实感,足可以使唱者和听者的心灵受到极大的冲击,甚至使之“落魂”。
珙县民歌
珙县历史上曾因僰、僚、彝、苗、汉等多民族杂居,各民族之间互相影响、渗透,故使珙县民歌形成种类繁多、风格多样、特色鲜明的特点,而独树一帜于宜宾民歌之中。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人类学、语言学家格雷厄姆(中国名:葛维汉)就多次来到珙县苗族聚居地王五寨考察,回美国后写出了《四川苗族民歌和故事》。
眉毛酥
眉毛酥是宜宾县横江镇的著名传统工艺产品,是宜宾市内颇有特色的传统糕点。据传,眉毛酥始于清末,经过李老幺、曹世兴、曾绍华、兰义光、兰正银、闵孝龙几代传承,其产品外形美观、皮脆馅润,既是著名小吃,也是高档宴席佳肴,曾经在宜宾县、宜宾市的各类接待之中占尽风头,享誉甚隆。
恒丰民间接骨术
恒丰民间接骨术是流传于川南民间的代表性中医医术,由云南名医王玉杰、赵万寿、赵世成、赵子平一脉相传,惠及民间,能以极少成本,矫正骨折,恢复脱位,疗伤软组织,其疗效有口皆碑。该医术有念咒、画水、手术、指法、敷药等程序,具有动作轻松、手法柔和、力量通透、指法巧妙、用约适宜的特点。
川红功夫红茶
“川红功夫”红茶是国际知名茶叶品牌,与“祁红”、“滇红”并称为中国三大红茶,享誉中外。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演变和提升,本世纪的“川红”将“自然萎凋”和“日光萎凋”科学结合,并引入“足火提香”工序,进而形成了“川红工夫”香高、味醇的优秀品质。
鹿鸣茶
鹿鸣茶手工制作工艺属于手工炒青茶制作工艺的一种,必须在清明前后茶叶出来之际,清早采摘鲜嫩芽叶。鹿鸣茶手工制作工艺具有数百年历史,该手工技艺主要包括:采摘、揉炼、三杀三揉、(毛火、足火、微火焙干)等主要步骤。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