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又称“广府大戏”,发源于佛山,其源流可溯至明嘉靖年间。粤剧取百家之长,自成一家:既与传统的戏曲文化一脉相承,又具有浓郁的岭南文化特色,是岭南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2009年10月3日,粤剧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第二个入选“非遗”的戏曲艺术种类。
近年来,粤剧同我国许多传统地方戏剧一样跌入了低谷,而粤剧团却由于体制约束以及时代变迁,和国内其他的地方传统剧团一样,都面临着经营困难、市场萎缩、人才流失、从业人员待遇偏低等困境。
现状
小村粤剧社
由兴到衰
建设中的江门大道,顺接江顺大桥,经蓬江区棠下镇南下,经过五洞乡佛坑村。村民都说,佛坑村有三多,一是当老师的人多,二是寿星多,三是唱粤剧的人多。在这个仅有500多人的村子里,佛坑曲艺社最鼎盛时有30多人,加上群众演员和工作人员,差不多每10人里就有1人唱粤剧。
“这些都是10年前的盛况啦!那时我们剧团每年10多次演出,可以排五六套戏,一套戏下来两三个小时,换五六个场景,演员30多人,很多镇级的粤剧社都做不到。”佛坑曲艺社现任社长黄广裕讲起当年剧团的“威水史”,流露出一丝神往的表情。
这个十年前在当地名噪一时的曲艺社,目前却面临着人员流失、经费少的困境。曲艺社成员朱羡珍说:“以前排全本戏,老爷、夫人身后跟着4个丫鬟,现在这4个年轻姑娘,两个嫁人了,一个到广州上大学,一个出外打工。其他成员要么忙着工作,要么去了外地,现在只剩10人左右,排不了全本戏了,只能唱唱折子戏。”
五十多岁的村民黄国富从小就喜欢听粤剧:“以前没有电视和收音机,粤剧是村民最大的娱乐。种田回家洗了脚,听见祠堂里锣鼓响,饭都顾不上吃就跑去看戏。现在我儿子只喜欢玩电脑,叫他去听粤剧就拒绝,‘听不懂,不好听!’。”
分析
缺乏年轻观众是最大危机
佛坑曲艺社的困境是众多基层粤剧社困境的一个缩影。市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余阳丽表示,江门粤剧跌入低谷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江门的粤剧团体经营困难、市场萎缩。广东的粤剧观众非常多,但花钱买票的粤剧观众不多,整体上没有形成一个消费群。
以江门粤剧团为例,该团是一个以自筹经费为主,政府专项补贴为辅的文艺单位。剧团努力开拓农村包场演出市场,通俗说就是常到各处下乡做“春班”或唱“堂会”,每场演出费除了交通、运输、食宿等费用外所剩无几。尽管采取了多种办法,对于一个有50名演职人员、年支出至少350多万元的粤剧团来说,资金缺口仍存在。
粤剧从业人员待遇偏低,也导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江门粤剧团的从业人员平均每月收入仅为2000元,较低的工资使得粤剧团的“角儿”一度流失。“2010年6月剧团刚从香港演出回来,团里的8位演员,知道剧团将要改制,成为企业单位,突然提出辞职离团,而其中有两个演员是马上就可以挑大梁的演员。这对剧团的打击可太大了,而且这种情况已经多次出现。”余阳丽说。
缺乏新生代的年轻粤剧观众则是最大的一个危机。没有年轻观众,就意味着没有未来。余阳丽表示,当前粤剧缺少年轻观众,并不是因为年轻人不喜欢,而是他们对这门艺术缺乏最基本的了解。
建议
创新是生存的不二法门
五邑大学教授王则蒿表示,粤剧方言存在就是带有它自身的时代特色,反映出民间的一种生活方式。但近年来,不仅仅是粤剧,其他的戏曲的地位也在衰落:“首先是我们所处的时代的节奏改变了,改革创新才是生存下去的唯一法门。粤剧的音乐悠扬,腔调和节奏偏慢,更多的是一种内在的美感,这与现代的年轻人追求的快节奏的审美习惯不同。这种独特的美感,应该融进时代的元素。”
王则蒿说:“政府、学校方面也应该重视。像广东人都有喝早茶的习惯,能不能像北方一些茶馆也开设一些戏曲表演一类的活动呢?另外在广场、社区也可以设立一些专门的场所给粤剧‘栖息’,像东湖影剧院虽然偶尔也有粤剧表演,但场次极少,基本也是作为一些粤剧爱好者的交流会。一些民间剧团没有政府的扶持,也只能搞一些小活动。”
而观众作为表演的一部分,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北大有专门的昆剧社,尽管不是为了专门培养表演者,但平时学生们自己经常排戏,教授也开戏曲的讲座,在学校做一些宣传,可以一定程度上培养一批有戏曲审美高度的观众。
行动
政府“买”戏
“送基层”
针对粤剧面临的困局,市文广新局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努力创新文化管理模式。该局以“文化惠民,粤剧进基层”活动为主要载体,将粤剧发展与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紧密结合,吹响了侨乡曲艺发展改革的集结号。
2012年,我市投入300万元,扶持粤剧事业发展;2014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新方式,指导江门粤剧团开展文化惠民进基层演出15场,在让更多群众欣赏到精彩演出的同时,也为剧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社区,由国家一级、二级演员以及粤剧新秀组成强大的阵容让粤剧爱好者大呼“解渴”,群众冒雨前来听戏的热情景象,也令不少剧团演员振奋不已。
在学校,“送戏进校园”活动场场爆棚,热情的年轻观众还自发成立了“国韵戏曲社”、举办粤剧演唱大赛。江门粤剧团还与五邑大学中文系签订了产学合作协议、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等形式,进一步锤炼舞台实践的艺术文化品格。而众多的民间私伙局、曲艺社,也得到了来自专业社团的指导。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