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开始接触评剧,8岁第一次偶然登台,14岁偶然被选入顺义区文化馆,36岁偶然在公园找到“组织”继续评剧,史丽梅的评剧生涯充满了偶然。“我不是专业的,就是开心,就是‘玩儿戏’。”今年47岁的她,一直对评剧着迷,年轻的心态也让她看起来风采依然,义宾北区社区里岁数小的都亲切地称呼她为“评剧姐姐”。
过年回姥姥家 偶然出演小丫鬟
8岁那年春节,史丽梅随父母回姥姥家过年,舅舅所在的评剧团到村里演出,演出前一天晚上被通知演丫鬟的小女孩不能参演,正巧史丽梅在场,剧团临时决定让小丽梅替演。“当天晚上就教我,唱词,走台步,当时什么都不懂,大人教我就学。”史丽梅回忆说,“第二天演出时,村里的、邻村的人都来了,真是人山人海,我就在台上唱,那会儿不知道什么叫害怕,感觉特别好玩,我还记得当时她们给我穿的衣服,下边是红裙子,上边是橘色的小花袄,脑袋上绑的都是花,可美了,一直照镜子。”
史丽梅说,舅舅是沈阳评剧团的评剧演员,6岁起,就趴在台下看舅舅的演出,经常台前台后的追着舅舅。自从那次演出后,评剧更加深深地烙在了史丽梅的心里。
学评剧 误学业 家长反对不让回家吃饭
1981年,14岁的史丽梅陪朋友去顺义文化馆面试,被老师偶然选中,开始了正规系统的培训,当时,顺义文化馆的培训课程有声乐、舞蹈、评剧基本功课程。“刚开始的一个星期特别苦,现在想想真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因为学的晚,老师说一定要强化训练,练习抬腿时,直接把腿扛到肩上,下了课都扶着墙走,晚上睡觉还要把腿贴在墙上成90度直角,疼的根本睡不着觉。”史丽梅说,那时候天天哭,但是从没想过要放弃,没来由地喜欢,着迷。
史丽梅随顺义文化馆的第一次演出,出演的是《秦香莲》中秦香莲的女儿。从此,对评剧的热爱更加一发不可收拾,后来直接逃学到顺义文化馆练功和演出。“家里极力反对。但是我就是想去,学习什么的直接抛在了脑后,印象最深的一次,我妈妈拿着2米多长的棍子追着打我,不让我回家吃饭,还是哥哥偷着给我拿了半张烙饼夹着咸菜,在邻居家的房栓子上偷着吃的。”说到这儿,史丽梅风趣地笑了。“为了演出,高考我都没参加,现在想想,才知道家长的辛苦。”
义宾北区里的“评剧姐姐”
抬腿、转圈,开嗓,这是史丽梅演出前的必做功课。“就是喜欢,就是爱玩,我从来不说我是专业的,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儿,能让大家开心就足够了。”47岁的史丽梅看起来就像30出头的姐姐,所以社区里年龄小的都亲切地称呼她为“评剧姐姐”。“评剧姐姐”可是社区里的“红人”。逢年过节,给大家唱评剧义演,大家都认识她。天生的乐天派加上好心态,史丽梅走到哪里都是大家的开心果。“现在岁数大了,想得更多的是照顾好家人,为更多的人带去欢乐。”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