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心不改评剧情——记优秀评剧花脸演员庄玉生
2003年1月21日,天津蓟县影剧院贴出一份评剧名家演唱会的广告,演出阵容不仅囊括了高金元、崔连润、赵斌、曾昭娟等天津评剧院当红的中青年表演艺术家,更有唐山评剧团张俊玲、中国评剧院王景明、花砚茹两位老艺术家和刚调入中国评剧远不久的王冠丽老师加盟。得知这一消息,我迅速拨通了北京一群评剧网友的电话,邀请他们前来看戏,在买好了戏票的同时,也为这些朋友预定了宾馆。
演出如期开始了,我第一次看到这么高规格的演出,从头至尾都在亢奋之中,张俊玲老师的刘玲醉酒演唱完毕,台下的掌声更是炸了锅,我再也按捺不住,跑上了后台,张老师非常亲和,告诉我,她最近很忙,但是兄弟的邀请她不能不来,这兄弟为人实在是太好了。我问她您说的是谁啊,她一指后台一侧正在侯场的小伙子,喏,就是他啊,小庄,这台晚会就是他张罗的,你看他忙前忙后的,自己还要演出,真不容易。既然张老师这么推崇他,我赶紧回到了观众席,一段黑鱼嘴把我听傻了,这就是传说中的魏荣元附体吗?戏散了,我们北京远道来的戏友和我一样,兴奋的难以入睡,大家都不愿意去宾馆,就在我家客厅打起了地铺,一直聊到了凌晨三点半。
之后的一天,我上班后到我们厂实业公司总经理崔老兄的办公室串门,因为文学和京剧上的爱好,再加上崔经理军人特有的侠气,我们早已成为了莫逆之交。从他的办公室走出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我想不起来在哪见过,崔经理问我,评剧演唱会看了吗?我说看了,他说不知道你还喜欢评剧呢,你看我这还有几张票呢,我一看伸了伸舌头,都是200元一张的,我买的可都是50的呵呵,崔经理告诉这台晚会是小庄操办的,自己只是帮了个小忙,吃饭时一时疏忽,把手机丢了,刚才小庄是来陪手机钱的,你说这我能要吗!我这才想起来,刚才出去的那个人就是昨晚唱黑鱼嘴的那个小伙子!崔经理告诉我小庄是咱蓟县人,在天津评剧院上班,家还在蓟县,我立即和崔经理要了他的手机号。
第一次去小庄的家已经是半年后的事情了。那天他刚好因中国戏曲学院放暑假闲在家里,在认识小庄只前,我只喜欢张德福老师评剧小生的唱腔,虽然唱不上去,但是依然在努力学习杨乃武与小白菜中“好年华消磨在廷杖以下公堂之上”这一段,可是自从知道了小庄,我就开始学习魏荣元老师的段子,小庄听说我喜欢评剧,打开他家的电视机和组合音响,让我放开胆子唱了一段,那时我连板眼都懂,他却连连夸我唱的很有味,告诉我包公赔情蒙嫂娘这段,他没有完全按照魏老师的唱法,比如长亭之上铜铡下包勉身亡,长亭之上的之字,魏老师把字唱倒了,他改成了长亭以上,这样就不倒了,我第一次知道评剧也有这么多讲究。
小庄的学戏历程令人唏嘘不止。他没上过戏校,小时候从收音机里听到评剧就开始着了魔,靠听录音机学会了魏荣元老师的所有经典唱段,从遵化的农村只身来报考蓟县评剧团,是那份对评剧浓烈的爱,给了他报考的勇气和智慧,当时蓟县评剧团已经超编了,不收他,他说我不要钱,让我跟团三个月,您听我唱的怎么样,如果三个月还不行,我自动走人,然而没到三个月,蓟县评剧团就破格录取了他。他也很快因为《包公赔情》一炮走红成为团里的台柱子。小庄是幸运的,一路上总是遇到贵人帮忙,从蓟县评剧团调到天津评剧院尽管费了五年的周折,但是也让他结实了恩师和朋友。因为他没上过戏校,他总想补上这一课,但上学就要影响剧院的演出任务,而且上学要承担一笔不小的学费。两难之中,首先是学院大开绿灯,随后是一位戏迷朋友,天津的一位刘伯伯借钱给他,他终于如期到中国戏曲学院报到了。在那里他开始向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铭俊系统地学习身段和演唱发声。他的进步是神速的,再后来的聚会中,我听他唱的更多的是京剧探阴山、铡美案,那裘派的铜钟大铝的发声总是让我们听得欲罢不能。那段时间他天津北京两头跑,因为期间剧院重要的演出任务需要他,他不得不请假。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村孩子,到一名中国戏曲学院硕士生,庄玉生靠的是个人的努力,但是也离不开他用真诚和善良结下的人脉。他不是个死读书的人,他总是想着学为所用,在中国戏曲学院课堂上他学了京剧斩韩信,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部戏移植到京剧舞台,两年后他梦想成真。随着他技艺上的长进,他的人脉也越来越广,他有幸结识了中国评剧院的导演张玮老师,张老师实在太喜欢小庄了,转而又把小庄介绍给了张德福老师,一个小生宗师跨行收花脸徒弟一时成为评剧界空前绝后佳话。
2009年,庄玉生在中国戏曲学院终于读完了硕士的学业,学习的同时,他也没有停止艺术上的探索。因为同拜在张德福老师的门下,他和石家庄青年评剧团优秀的小生和老生演员剧文林成为了知己,不久剧文林老师也调到了天津评剧院,他们开始有了合作的机会。剧文林是个全才,不仅能唱,更能创作唱腔,庄玉生后来演出的两个经典之作,《狸猫换太子一、二本》《家有九凤》其中的经典唱段都凝聚了剧文林和小庄的心血和汗水。两人合作中时不时会撞击出智慧的火花,比如《狸猫换太子》中“提起这三位太子谁人不晓,一个个声名赫赫难比低高”,这一段最后的甩腔,剧老师按照自己的唱法,琢磨出一个唱腔的雏形,小庄却不同意,他坚持用魏荣元老师的腔,最后的演出效果得到了观众的好评,剧文林老师悬着的一颗心才开始放下了。细心的戏迷,如果你听《家有九凤》中杨卫健唱的“我这里侠骨柔肠唤七凤”,一定能听出剧文林的影子。在之后我因为工作调动离开了天津,与小庄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但是他总是把一些最珍贵的演出光碟给我留一份,再见面会当面把一些新唱腔唱一遍让我提意见,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手机录下音来,慢慢欣赏。
中国戏曲学院毕业后,小庄担任了天津评剧院青年团团长,他和天津评剧院艺术家们精心合作打磨出的大戏《家有九凤》,一批初出茅庐的孩子终于有了一展胸怀的机会,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演出很快得到了业内专家的好评,并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空中剧院。那时青年的演出市场可谓是相当火爆的,不到半年就完成了剧院下达的演出任务,全年演出创收是全院最高的。
不久,天津评剧院青年团解散了,他痛苦了很久,他不是为自己这个团长职位,是为这些孩子的未来担心。好在青年团虽然解散了,但是这些评剧的好苗子并没有失去登台的机会,《家有九凤》继续活跃在京津评剧舞台上,中央电视台的青春艺苑也再次见到了他们的身影。
2011年,天津评剧院曾昭娟和剧文林的经典之作《寄印传奇》巡演到上海,我和小庄在上海天蟾逸夫大舞台见面,他在戏里只是一个龙套,但是依然那么认真。后来庄玉生担任了天津评剧院演出团的团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是对评剧的一腔热爱丝毫不减,不久之前,天津评剧院完成了青年评剧电视大赛录制任务,他衷心为这些年轻人祈祷,同时也为评剧的未来祈祷,愿评剧之花在中国民族艺术的百花园里永久的绽放。而我也为这位朋友衷心祈祷,艺术长青,万事如意。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