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余暇,我再次从网页视频上观赏了由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马广儒主演的黄梅戏电视艺术片《西厢记》,被其优美的旋律、鲜明的人物性格、高超的艺术技巧而深深吸引,真有“余音绕梁”之感,故提笔略述一番。
《西厢记》为我国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先生的名作。自其问世以来,历代盛演不衰,曾被各种地方戏曲移植并改编。它的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剧本曾被称为“才子之书”,充满了“书卷味”。亦被称为“唯美诗意”之作,其主人公崔莺莺被人们推崇为“花间美人”。因此,人们非常喜爱它。少年时代求学期间,我曾听老师点评过,其中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长亭送别》一折中的优美唱词:“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受其感染,工作后我便从新华书店专门买来了原著,余暇时曾细细研读、品味过,常常是废寝忘食,一气读完!自觉余音绕梁、余香四溢。我也曾观赏过秦腔、越剧和京剧,各剧种的改编可谓各有千秋,风骚独领!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拷红》一折。但当观赏完黄梅戏电视艺术片《西厢记》时,我顿觉耳目一新,完全沉浸在了剧作家所创设的优美意境之中。我觉得剧作家的确参透了王实甫先生的良苦用心,表现出了原作者所创设的优美意境和鲜明生动的人物性格,既符合人物的特殊身份,又切合当时人物所处的特殊环境,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纵观全剧,崔莺莺的矜持、多情而又矛盾的心态;张君瑞的有胆有识且温柔缠绵的性格;小丫环红娘聪慧、机灵、热情大方而又泼辣、勇敢、伶牙俐齿的鲜明个性;崔夫人专横、霸道而又自私自利的鲜活形象,无一不使观众难以忘怀。
正如评论家所说:王实甫的《西厢记》之所以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其主要原因:一是其故事美——表达了作者“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二是其人物美——张生(君瑞)的钟情之美;崔莺莺的深情之美;红娘的热情之美。这些无不给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三是其曲词之美——整部剧作的唱词、对白,都充满了诗情画意,最令人陶醉的莫过于《长亭送别》一折。“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它不仅描绘出了暮秋天气江南特有的景色,而且融情入景写出了离人心上的“秋”。特别是着一“染”字,把离人的眼中“泪”、心中愁,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在欣赏主人公凄美、断肠的故事情节时,禁不住“江州司马青衫湿”!尤其是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马广儒的表演,给人一种“销魂”之感。秦腔《白蛇传 断桥》中白娘子(素贞)的唱词:“西湖山水还依旧,憔悴难对满眼秋。霜染丹枫寒林瘦,不堪回首忆旧游。”就巧妙地借鉴了“碧云天...”这段词曲。可见,它对后世的影响是多么深刻啊!
传统戏曲发展到今天,仍有它久演不衰、百看不厌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我觉得便是:“人生本是一台戏,生旦净丑都在演自己。”观众不仅可以从剧中获得美的享受,而且更重要的是从中得到某种启迪,教人懂得生活,学会生活,因而更加珍惜生活,真正起到“高台教化”、“寓教于乐”之作用。当然,每部剧作都赞扬的是真、善、美,鞭挞的是假、恶、丑,但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包括文学、音乐、美术、雕塑、舞蹈等多种艺术手段的巧妙结合,由于观众的眼光不同、人品各异、修养高低以及知识和地位的不同,从中所吸收的精华与糟粕自然也不尽相同。就拿《西厢记》来说吧,剧中的结局是张君瑞不负崔莺莺,状元及第,不改初衷,舍去“魏尚书之乘龙快婿”之显位,千里迢迢,扬鞭催马,前来与崔莺莺“完婚”,还带来了人们期冀中的“凤冠霞帔”!这彰显了王实甫先生的本意:“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让观众在虚惊一场之后圆了一个“团圆”梦,亦使善良人们的美好心愿得到了暂时的满足。然观此剧,不得不使人想起它的原创版本——元稹的《会真记》。据说那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而写成的一个凄凉的故事:书中主人公崔莺莺曾支助一位书生,并与其信誓旦旦、私定终身。但那位书生却“一去无消息”!后来才知,他中了状元,另择高枝,将自己的诺言抛到了九霄云外!只是在他回家省亲的途中,突然听到有人弹出的琴声幽雅哀怨,似曾相识!他才驻足打听,欲“拜见”这位“故人”。但却被这位刚烈的女子拒之门外,并留诗一首,告知他:“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元稹“打道回府”,愤而写下《会真记》,大肆宣扬“始乱终弃”的所谓“君子”行为!这个故事亦给人诸多思考。它揭示了封建时代一个当怪不怪的事实:“多情女子负义男”!因为“男尊女卑”,女子没有经济地位,就更谈不上政治地位了,其结局之悲惨似乎是可想而知的。然纵观如今现实生活中,在婚姻大事上,“始乱终弃”者仍比比皆是!他们均在尽情地“享受生活”,尽情地“寻欢作乐”!孰不知“享受”过后其结果又是什么?带给对方的心灵伤害又有多重?“结婚千桌宴,婚变一瞬间。甜了一口,口口是酸!”(电视剧《半边楼》插曲)自酿的苦酒还须自己吞咽!所以,从这个层面上看,《西厢记》的成功改编,多少能给人一缕温情,一丝安慰。尽管现实是残酷的、黑暗的,但理想仍是美好的、光明的。
由于高中语文教学的需要,我曾带领学生多次观赏过《西厢记 长亭送别》,也曾写过两首诗词。
其一为《蝶恋花 观《西厢记 长亭送别》——
飒飒西风吹落叶,荡荡飘飘,梦断声幽咽。昨夜成婚今送别,长亭把盏肝肠裂。
莫道男儿心似铁,古道残阳,雁叫催魂灭。满腹忧伤无处说,痴情竟染枫如血!
其二为《观<西厢记 长亭送别>,兼赠友人》——
相思苦,苦相思;分鸳鸯,两下里。误青春,蝇头利;和泪走,痛心肺。成就迟,归去疾;倩疏林,难挽斜辉!方此时,才知晓:别离滋味——长亭酒一杯,南北与东西!愁填胸臆,恨压山低......这都是,人世间——真情真意!
情相牵,意相遂;万两黄金不足提!曾记否?杨柳依依君去也,雨雪霏霏人不归......
跨越时空,古今一理:痴情竟染枫林醉!愿君莫学浪荡子,轻佻薄幸轻言弃!要像泰山顶上一劲松,四季常绿,霜雪无欺!
这里,我仍想借《西厢记》作者的本意:“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祝愿“成眷属者皆为有情人”!以此来表达自己和所有良善人之美好愿望吧。
(注:《蝶恋花 观《西厢记 长亭送别》已入编《首届“博文杯”全球汉诗精英集》,2006年12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