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鼓,回族棰击膜鸣乐器。流行于宁夏、甘肃等省区。有单面和双面两种形制。
单面环鼓,鼓框铁圈制成,蒙以羊皮为鼓面,外观似团扇。鼓面直径30厘米,鼓框外围接一直径40厘米的铁圈,鼓框与铁圈之间以细铁条相连,铁条上串以若干小铁环。铁圈下接鼓柄,柄端拴系彩穗或缀以彩球为饰。鼓面彩绘回族风格的花卉或图案纹饰(图)。鼓棰又称鼓鞭,用竹条制成,长40厘米、宽1.7厘米、厚1厘米,鼓鞭上端略呈弧形,鞭头系彩色绒球,鞭尾系以彩色绸带,带长两三米。演奏时,左手持鼓,置于胸前,右手执鼓鞭,将绸带握于手中,边击边摇,鼓声“咚咚”、环声“哗哗”,响亮而清脆。边击边舞时,则倒执鼓鞭击鼓,绸带随着鼓鞭飞舞。用于节日庆祝和民间舞蹈伴奏。
双面环鼓,鼓框用椿木或松木板拼合而成,框边较厚,内侧较高、外侧略低,为倾斜状,双面蒙以牛犊皮,外观呈扁圆形。规格大小不一,较大者鼓面直径90厘米、鼓框高16厘米,鼓框外围接一铁圈,圈上串以若干小铁环,铁圈两侧各设一个可以转动的把手。演奏时,将鼓置于木制鼓架上,奏者两手各执一棰击奏,奏法有鼓心或鼓边音等,鼓心发音浑厚洪亮;鼓边发音清脆高亢。也可两人将鼓抬起,使其鼓面转动,一人执棰击鼓,同时边击边摇,其鼓声、铁环声同时作响。用于回族歌舞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