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评剧花派艺术的创始人、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花淑兰,生前曾多次来本溪演出,对本溪评剧事业的发展,对本溪评剧人才的培养,都给予了热情支持和极大帮助。由于工作原因,我与花老师有过多次接触。花老师是蜚声全国的艺术大师,但她视观众为亲人,心系观众的平民情结,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第一次见到花淑兰老师是在1987年。为了培养评剧人才,本溪市文化局决定开办艺术学校,并聘请花淑兰老师担任名誉校长,花淑兰老师高兴地接受了聘请,并专程从沈阳来溪参加开学典礼。我当时担任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也应邀去参加开学典礼,有幸结识了花淑兰老师。我自幼喜欢评剧,尤其是对高亢、明亮且华丽、舒展的花派艺术,更是酷爱。正因如此,对花淑兰老师,我可以说是无比崇敬。在花淑兰老师来到我们面前的时候,我兴奋、紧张、忐忑,竟忘了伸出手和花老师握手,倒是花老师看出了我的紧张,微笑着伸出手和我热情握手,并和我们亲切交谈起来。

那天的开学典礼安排在工源水泥厂俱乐部,开学典礼的正式仪式结束后,由专业剧团和艺校的新学员举行庆祝演出,花老师和众人一起走下主席台,到台下的观众席看演出。当时,俱乐部的坐席是木椅子,出于卫生和怕凉的考虑,工作人员给来宾的座位上放了布垫,花老师拿起布垫递给后排的一位老大娘,便坐在了木椅上,并对坐在她身边的我说:“那么多观众能坐木椅子,我们为什么不能坐?搞特殊不好,老百姓不会欢迎!”

演出中,花老师一直看得很认真,有一个节目是评剧《花为媒》选段“报花名”,刚刚入学的张丽华在演出中扮演阮妈,看着张丽华的朴实表演和清纯演唱,花老师的眼睛突然一亮,和身边作陪的几位本溪同志说:“这个孩子的嗓子、身段不错,有悟性,是个好坯子,如果你们同意,我想收她做学生。”当有人介绍张丽华来自河北农村时,花老师深情地说:“那更好!农村的生活苦,所以农村的孩子肯吃苦,农村的评剧观众最多,我最愿意到农村给农民演出,农民待人很真诚,我有许多农村戏迷朋友。”就是这么一个偶然的机会,毫无社会背景和经济实力的农村孩子张丽华,后来果然成了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花淑兰的入门弟子。在花老师的悉心指教下,张丽华的业务提高很快,现已成为国家一级演员,在国家和省、市多次获奖,并担任了本溪市政协常委、市文化局副局长。

花淑兰老师是一位极具天赋,极为刻苦,又有极深艺术造诣的艺术大师。但十年浩劫,不但使花淑兰惨遭迫害,也耽误了花淑兰的艺术青春。粉碎“四人帮”后,被打入冷宫的评剧获得了新生,花淑兰也重新焕发了艺术青春。她的演出十分活跃。她曾多次应邀到本溪演出,每次演出,她不摆大师的架子,不耍大腕的威风,不讲排场,不提条件,认认真真演戏,堂堂正正做人。一次,她应邀在本溪的艺术宫参加一个晚会的演出,因年事已高,她只好清唱评剧选段。那天晚上,她一连唱了三段,可观众还是掌声如潮,我们都劝她不要再唱了,可她说:“观众这么热情,我怎么能不唱呢!观众的掌声是对我们的最高奖赏,作为演员,除了唱戏,我还能干什么?!”说罢,迈开疲惫的脚步毅然走向台前,又连唱了两段才下场。演出结束时,许多观众涌向舞台,在鲜花和掌声中,有人请花老师签字留念,有人想和花老师合影拍照。花老师不顾演出的疲劳,不厌其烦的一一满足人们的要求。等人们散去时,花老师看见上场门的边幕条子里站着一位穿着很普通的老大娘,眼睛盯着花老师,欲言又止。见此情景,花老师热情地走上前,问大娘有什么事吗,原来,大娘也想和花老师照相,但不好意思说,也不敢说。花老师急忙喊回已走回后台的摄影师,她挽着老大娘的胳膊,亲亲热热地照了一张合影。
评剧艺术是人民的艺术,花淑兰是人民的艺术家,一位艺术大师的平民情结,永远在人民的心中闪光!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