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上至耄耋、下至孩童,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的唱段都可谓耳熟能详。扎根民间、富有民歌韵味、唱词质朴细腻的黄梅戏,是中国最受欢迎的剧种之一。
然而,距1933年黄梅戏戏班首次来沪已过去整整80年,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却一直没有一家专业的黄梅戏剧团。6月13、14日,徽色经典上海黄梅戏剧团将亮相上海人民大舞台,献演全本大戏《女驸马》,以此宣告上海首家黄梅戏剧团的诞生。这个由90后团长带领、90后演员唱主角的黄梅戏剧团,将为黄梅戏曲界注入青春活力。
90后团长带“徽班进沪”
亮丽的大眼睛,微卷的长头发,24岁的孙宿蓉,1990年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安庆素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美誉,使孙宿蓉在眉宇间,兼具吴楚两地女子的贤淑与温婉。一个年轻女孩却拥有“徽色经典上海黄梅戏剧团”团长的特殊身份,足以令许多长辈感到惊讶。
“这得从我认识‘徽色经典’创始人牛明社说起。”谈及与上海黄梅剧团的缘分,孙宿蓉介绍道,论坛网站“徽色经典”是一个安徽人的“同乡会”。籍贯安徽的创始人牛明社,是一名现居上海的黄梅戏迷。2012年末,牛明社到南京出差,顺道与当时在南京工作、曾荣获2010年全国高校京剧比赛二等奖、并且是论坛“活跃分子”的孙宿蓉见面。同为戏迷的两人一见如故,便萌发了组建一支黄梅戏剧团的想法。
说干就干。几天后孙宿蓉就递交辞呈,赶到上海。上海生活着300万安徽人,孙宿蓉相信,这里有着浓厚的黄梅戏群众基础。重找工作并安顿好生活后,她便把全部剩余精力放在剧团工作上。整整8个月,孙宿蓉运用网络平台以及乡情人脉,张罗确定团址、物色演员、置办服装、寻求指导。终于在去年8月25日,民营“徽色经典上海黄梅戏剧团”宣告成立,并于今年1月取得了文艺表演团体文艺性演出许可证。随着上海首家黄梅戏剧团的呱呱坠地,加入剧团的近30位年轻人个个踌躇满志,准备大展拳脚。
青春版《女驸马》期待知音
“黄梅戏诞生于皖鄂赣一带,发展成熟于安徽安庆。”孙宿蓉介绍,安庆市内的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是全国唯一的黄梅戏专业学校,每年都为各地剧团培养一大批年轻演员。“上黄”的成立,则为年轻演员提供了更广阔的表演舞台。
“上海商业文化繁荣,演出环境优越,机会多,很适合年轻人发展。”孙宿蓉说,“上黄”的最大财富就是年轻,相比那些以“老前辈”为招牌的国营剧团,这里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机会,鼓励他们挑大梁、当主角。
让孙宿蓉感动的是,“上黄”一出生,便得到了诸多业界众多前辈的关心。有着“黄梅戏的梅兰芳”美誉的丁永泉之子丁紫旺、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中“七仙女”塑造者严凤英的嫡传弟子许自友、上海海洋大学人文学院文艺部副主任康明安、原安徽省太湖县副县长胡开建……一众安徽儿女,纷纷主动为剧团提升艺术水平、扩大影响力献计献策。除了苦练基本功,“上黄”为了摸清上海市场的需求,在社区连续开展20余次折子戏演出,反响出乎意外的热烈。受到鼓舞的年轻人有了底气,便决定在市级舞台上排演一部全本大戏,在全市范围内打响“上黄”的知名度。
“上黄”把目光对准了难度极高的传统剧目《女驸马》。一批功底扎实的90后演员决心以该剧的“青春版”作为上海首秀的剧目。获2013年“中央电视台寻找七仙女大赛”全国十四强优秀演员奖的杨舒星饰“冯素贞”、柯栋饰“李兆廷”、赵浴凤饰“公主”、汪雷饰“冯益民”……“年轻人将以他们特有的活力,为古老的黄梅戏带来青春的气息。”孙宿蓉对6月13日的首演充满了期待,“《女驸马》演出结束后,我们还将在整个长三角的200多个社区演出。其中,浦东将是我们重要的演出基地之一,欢迎更多戏迷的捧场。”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