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汤大民
如痴若狂的草书热,摆脱:实用牢笼,腾波墨海
二 是出现了群众性的书法热。请看赵壹在《非草书》中所描写的广大生徒学习草书的动人情景:
夫杜、崔;张子皆有超俗绝世之才,博学余暇,游手于斯,后世慕焉。专用为务,钻坚仰高,忘其疲劳,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笔,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虽处众座;不惶谈戏。展指画地,以草判壁。臂穿波刮,指爪摧折,见鳃出血,犹不休辍。
这种废寝忘食、毁身伤体在所不惜,如痴如迷、矢志靡它的勤学苦练;令人敬佩不已;他们为什么这样练呢?正如赵壹所说,是为了“钻坚仰高”,写得好,写得美,熟练地掌握书写技巧。这种追求,显然背离了文字的实用性目的,所以站在实用主义立场上的赵壹很不以为然,他反对这场草书热,并列举了它违反实用性的四大“罪状”,予以挞伐:1.“徒善字既不达于政,而拙草亦无损于治”。练草书不能“弘道兴业”,对国计民生毫无用处;2.习草书不能博得一官半职,“乡邑不以此较能,朝廷不以此科吏,博士不以此讲试,四科不以此求备,征聘不问此意,考绩不课此字”;3.草书“非圣人之业”,只因其“简易”、“急速”,方便于用而得以存在,如今反而“以难而迟”,追求美好,失去了应用草书的原意;4.练草书能成功者少,不可能成名成家。他甚至视习草者为“扪虱之徒”,施以轻蔑。赵壹的指摘从反面证明了这场草书热是远离实用目的的审美行动,是审美意识的一次大觉醒,大普及。它的兴起和赵壹的非难,实质上是一场审美性同实用性的冲突,证明了草书以及整个书法,其审美功能虽在实用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发展,但要成为独立的自觉的艺术,又必须摆脱实用主义的牢笼。
作为实用文字,草书是其他字体的进一步简略化、迅捷化、方便化,但它的线条的变幻灵动和运笔的高速度、快节拍,却更有利于书写者灵感和想象的触发、审美情愫的释放。章草确立之时,请登录会员阅读全文。转载时请注明:来自 /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