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代表性传承人陈佩华(小花玉兰)再获“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
日前,“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揭晓,本市评剧代表性传承人陈佩华(小花玉兰)再获殊荣。评剧自上世纪三十年代起在天津兴起,并逐渐形成以女艺人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爱莲君为代表的四大流派。2006年,评剧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小花玉兰出生在评剧世家,母亲是曾经全国闻名的花玉兰。她天赋超群,8岁与母登台,15岁正式学艺,后又得昆曲大师白云生指点,16岁即独挑大梁。1958年,天津市评剧院着手组建时,小花玉兰受邀加盟并担任主演,转年便带团南下3个月巡回演出,屡获好评。“世上万事靠学习,只要有雄心什么都能做成。”熟悉小花玉兰的人,都对她的这句“名言”耳熟能详。而这,也可以看作是她从艺半个多世纪以来最生动的写照。
记者:您生长在评剧世家,小时候父母是怎样督促您练功的?
小花玉兰:学习评剧入门需要靠先天的条件,提升就靠后天了。没有几十年如一日的苦练和舞台感觉是不可能成功的。对演员来说,“艺不压身”是永恒的真理,既然选择了舞台,就要无怨无悔,练出真本事。除了扎实基本功外,小时候父亲还天天督促我们写小楷抄剧本,结果后来就在戏里派上了用场。在《苏小妹》和《人面桃花》中,我反串小生,都有当场写字的场景,因为有书法基础,我就能应付下来,当初父亲不经意的一个决定反倒成了我的绝活儿。
记者:评剧流传到今天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怎样在天津兴盛的?
小花玉兰:评剧虽不是在天津诞生,但评剧发展的每一步几乎都与天津密不可分。使其真正成为一个剧种,得到广大群众承认的还是在天津,许多评剧演员也是在天津唱红后才去到全国各地的,那些风格各异的评剧流派唱腔几乎都是在天津形成的。
评剧约有1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流行于河北东部的莲花落,是农民农闲时候自编自演的小曲小调。清朝末年,许多莲花落艺人进津,在街头巷尾演出,南市、河北大街一带就是演出莲花落的地方,当时又称为蹦蹦戏。后来成兆才把这些小曲小调改编成了剧本,吸收秦腔、乐亭大鼓、滦州皮影等唱腔艺术,使莲花落发展成为今天的评剧艺术。
记者:您的父母都是评剧大家,能说说他们的情况吗?
小花玉兰:我的父亲陈艳楼,母亲花玉兰都是唱评戏的,他们最初学的也是落子。我的母亲花玉兰是天津静海县人,13岁在天津颐中烟草公司做童工,由于嗓子好,后来被推荐拜唐山落子艺人白广洁(艺名白菜心)为师学评戏,艺宗李金顺。父亲陈艳楼当时拜师马虎廷,艺名为“月牙红”,学习莲花落,坐科6年,学戏很苦。由于扮相好,唱小生,后来唱老生。父亲和母亲后来都被请到中国戏曲学校,也就是现在的中国戏曲学院教课。在成兆才晚年时,曾教过母亲三部戏,《杨三姐告状》《三杰烈》《盗金砖》,这三部戏是得到过成先生真传的。
记者: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您觉得评剧在继承和传承上面临怎样的境况?
小花玉兰:作为一门传统艺术,评剧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怎样传承保留,确实值得深思。我从我母亲花玉兰那里学习,就是口传心授,手把手教给我,她的每一部戏我都学会了。可是现在作为传承人,我想把自己的功夫都传给下一代,也有学生找我学戏,但都学得不系统、不完整,能学好几出折子戏就已经很不错了。我想更好的办法是把每一部戏都留下完整的影音资料,让后人去学习。有人说我是艺术家,这三个字有千钧之重,它不是自封的,是观众捧起来的,为了他们,我愿意继续奉献,也愿意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让评剧的精华发扬光大。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