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汤大民
中国历史中三国时代如从魏曹丕称帝(220)算起至西晋司马炎称帝(265),只有45年,如至东吴亡国(280)则有60年。这一时代虽短暂,但在书法史上至关重要。因为真、行、草书体开始在应用上普及,在艺术上成功,今体书法从此成为书法史的主流。

三国历史时书法繁盛景象,以曹魏京城洛阳为最。鸿都流风,去之未远;蔡邕、师宜官、梁鹄、张芝、刘德异等东汉大师均谢世不久;书坛中坚亦多为由汉入魏的名家俊彦;其中钟繇、卫觊成为今体书法开宗立派之祖。

钟繇(151—230),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县东)人。他好学多才,举孝廉,仕至侍中、尚书仆射。魏明帝曹靓时,进封定陵侯,加授太傅衔,故世称钟太傅。相传他少时曾随刘胜入抱犊山学书三年。另一书家韦诞拥有蔡邕笔法秘本。在诞死后,钟繇令人盗墓得之。从此,他知道了“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的道理,书艺大为长进。他临死时,又把蔡琶笔法交给儿子钟会,说:“吾精思学书三十年,读他法未终尽,后学其用笔。若与人居,画地广数步。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画象之。”正是由于他勤奋学习,并以东汉工篆隶的曹喜、善八分的蔡邕、创行书的刘德异为师,博采众长,终于成为真、行、草、隶、篆各体皆精,尤以真、行成就最高的一代宗师。他与胡昭(162—250,字孔明,颍川人)同师刘德异学行书,胡书肥,钟书瘦;“肥者少力无筋,瘦者多力丰筋”,钟繇由此成大名。他的真书把从东汉以来流传民间的冲破隶书范囿的简省易写和方正平直等成分集中化,以横捺停顿代替蚕头磔尾,参以篆草圆转笔意,形成刚柔相济、点画异趣、结体茂朴的真书典型,提供了千古学习的楷则。张怀瑾评道:“真书古雅,道合神明,则元常第一。”“秦权以来,一人而已。”(《书断》)南朝人庾肩吾《书品》把他与张芝、王羲之三人列为“上之上”。梁武帝评其书艺“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其传世作品,行楷书仅5件,而且据传均为王羲之等后人临摹及翻刻本,墨迹真本大概早已佚亡。这些作品,有被评为“古雅妍美”的,如《宣示表》;有被评为“浑幽大雅”的,如《贺捷表》,《宣和书谱》还称其“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有被以“疏闲宽雅”而列为上品的,如《还示帖》。钟繇最著名楷书为《荐季直表》,有二刻,一刻13行,一刻19行,末行署“景初二年(221)八月司徒东武侯臣钟繇表”;用笔醇厚,意气密丽,字形结构扁正,,隶书余韵,犹存,集中体现了钟繇高古纯朴的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从颜真卿到刘墉皆曾溯源于此。刘熙载《书概》云:“正行二体,始见于钟书。其书之大巧若拙,后人莫及,盖由于分书先不及也。”此评既概括了钟繇楷行创始之功,也点明了其成就所出。
请登录会员阅读全文。转载时请注明:来自 /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