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当前位置:汉程网 >艺术 >艺术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黄新德(黄梅戏名家)说过一句话:艺术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对于黄梅戏的改革问题,是所以黄梅戏人不断探索和研讨的。关于怎样改革,改革之后有无效果的尝试也是有许多的黄梅戏人去经历过的,最终到底是怎样的艺术改革能使黄梅戏这一剧种能长盛不衰呢?我想,还是需要黄梅戏人的不断追求和探索,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很难。

黄梅戏是因为天仙配而风靡全国,可是不是每个时期都能出现像天仙配这样有影响力的剧本,重要的是,黄梅戏宗师严凤英不在了,她成为了黄梅戏传奇的一个永久性标志,她努力的创新和改革,才使得黄梅戏大放光彩,又试问现在怎么可能出现第二个严凤英呢。现在的黄梅戏舞台是出现危机的,毕竟再怎么样,黄梅戏不可能具有京剧和昆曲那样大的号召力,黄梅戏要发展,就得是黄梅戏人要先发展起来。在如今的世道,文化很为重要,戏曲是作为一门艺术,并不是随便唱唱就能成为戏曲,而是要专业性的和带着专研性的去学唱,这样才能带动黄梅戏的质量。

许多人说,黄梅戏很容易学唱,其实不然,黄梅戏很容易听懂,但是不是每个人随便听听就能唱出好听的黄梅戏,今天的黄梅戏是不断改革过来的,在早期还是采茶歌的时候,就不是如今的唱了,如今的更能通俗易懂,但是又不缺少韵味。黄梅戏最讲究韵味,把黄梅戏唱的好听的人,就是把那种韵味给抓住了。在如今的黄梅戏星秀选拔的舞台上,黄梅戏名家评委,不是把相貌和动作放在第一位的,而是黄梅戏的那种韵味看的尤为重要。我们只要注意观察就不难发现,黄新德、杨俊等评委点评的评语总是会出现韵味二字。黄梅戏要改革,无论怎样改,是不能把那种韵味给改掉的,这也是艺术改革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一个专业的黄梅戏人来讲,一定要记住一点,好的东西要留下,不好的是一定要去除,一定要整体统一起来。我们发现专业素质好的黄梅戏演员在表演的唱腔的时候,一些咬字和发音都是很严格要求的,而一般的黄梅戏人唱的时候就不太注意咬字和发音技巧,就觉得,唱的出黄梅戏的味道就行,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唱戏的人在过去是称为戏子,如今呢,是称演员,更高一层的是艺术家。这种叫法的变化是代表着时代的变化,也代表着戏曲文化在社会的重要性。以前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是没有专业性的学校让你去学习黄梅戏,都是戏班出身。如今不一样了,社会发展的很好了,所以,就要加强专业性黄梅戏戏校的建立,培养更多的黄梅戏新秀,而不是就单靠着省黄梅戏学校。只有在培养黄梅戏新人这一块重视了,一定会有效果的,毕竟黄梅戏是要一直发展的,曾经撑起黄梅戏的名家们最小也是年近半百,所以,改革和创新是要交在新一代的黄梅戏人手上。

在黄梅戏的舞台中,一直有这样的说法:阴盛阳衰。从天仙配中,不难发现,严凤英成为家喻户晓的七仙女,可是演董永一角的名家王邵坊这个名字不为人所知。现在,喜欢黄梅戏的人都知道马兰、杨俊、韩再芬她们,并有言是她们继严凤英后使得黄梅戏二度辉煌。这些说法不无道理的,确实是这样的情况,在黄梅戏剧本中,往往是女角色的唱段是最多的,所以就说黄梅戏的舞台上,女演员是红花,男演员永远是绿叶。可是我多次提到的黄新德老师却扭转了这一情况,他成为黄梅戏舞台上大放异彩的男演员,有着最美小生的称号。黄新德的例子告诉黄梅戏人,黄梅戏一定要重视对男演员的培养,时代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如果一直让阴盛阳衰的情况在黄梅戏界上演,那么以后就没有人看黄梅戏了。其实,男生用深厚的腔调表现细腻朴实的黄梅戏时,是很动听的。所以一些黄梅戏团体要重视对男演员的招入和培养。只有在黄梅戏的舞台上,男演员和女演员都同样受戏迷的吹捧,黄梅戏也多了一股阳刚之气。不要一直觉的阴柔之美就是黄梅戏表演的永久性标志,要是想创新,是少不了让黄梅戏尝试其他的,就比如说让黄梅戏表演怎么能成为一种有着越剧的温雅又有着京剧的大气呢?这是需要去探索的。

《天仙配》、《女驸马》等剧的成功,更提醒了黄梅戏人要创作出比这更有影响力的戏。在剧本上面,一定要多个题材的都要尝试,不能总是儿女情长的童话爱情。就像文学一样,如果是反应时代问题和揭露社会丑善的,总会受人的喜欢。戏曲只不过是把一些文学用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而已。要多创造出好的剧本,题材不一定就是徘徊在古代,要学会尝试用黄梅戏表演现代人的生活,比如说,用黄梅戏的表演形式演绎“家有儿女”,这也不是行不通的,只要大胆尝试,只要通过正确的思考与修改,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黄梅戏在当今是人人皆知,可是再过好几个当今呢?黄梅戏这充满着乡土气息的民间小调成为了五大剧中之一,乃不容易。不求,黄梅戏声名鹊起每个国度,只是希望它那芬芳的黄梅雅韵飘香永久......

编后语:从这篇文中我们能发现作者在黄梅戏领域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作者从黄梅戏的起源,发展和鼎盛作了介绍。也介绍了黄梅戏的基本特点和经典的曲目。黄梅戏一直以来深受大家的喜爱,在全国也几乎是家喻户晓。文章站在历史的高度和对艺术的理解讲述了自己对黄梅戏改革的观点。论点紧抓要点,很有见地。感谢作者的文章,推荐阅读祝愿作者创作愉快!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